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观察

观察法的种类有哪些? 观察法是研究婴幼儿发展的什么方法?

时间:2024-01-03 来源:otovc.com

一、观察法的种类有哪些?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观察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都采用二分法进行分类。

1. 按观察的情景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自然观察也称现场观察,通常采用纸和笔对偶然现象或系统现象作描述性的记录和分析。

控制观察又称实验室观察或条件观察。通常要求观察程序标准化,观察问题结构化。

2. 按是否借助仪器和技术手段,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法就是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感官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感知的观察方法。

间接观察是利用仪器或技术间接地对现象和行为进行观测,从而获取资料的观察。

3. 按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要求观察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加入到被观察者的群体或组织中,进行隐蔽性的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法则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所进行的观察。

4. 按观察过程是否事先确定具体观察项目和观察程序的严密程度,可分为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也称正式观察,是指在观察前有明确的观察目标、详细的观察内容和指标体系,能对整个观察过程进行系统、有效的控制,并要求有完整的观察记录的观察。是一种计划严谨,周密,操作标准化的观察非结构观察也称非正式,是一种无周密的观察。

5. 按是否以自身心理行为为观察内容,可分为自我观察和客观对象观察。

自我观察又称内省观察,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合二为一。 客观对象观察只对主体以外的他人或事物的观察。

二、观察法是研究婴幼儿发展的什么方法?

含义:

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例如:教师在幼儿进行体育游戏中观察幼儿是否有把游戏材料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关键词:

前提—目的、计划

地点—生活、游戏、学习、劳动

内容—言语、表情、行为

目的—分析结果、找到规律

2.特点:

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3.优缺点

①优点:观察资料真实、生动;观察及时,捕捉正在发生的现象;搜集到幼儿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资料

②缺点:受时间、对象、观察者本身的限制;只能观察表面现象;不适用大面积调查

三、观察法对论文研究的意义?

观察法可以在比较自然的情况下去了解被试,从而可能更容易,获得更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四、谈谈"观察法"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对幼儿进行阶段性的发展评估并作为后期计划的基础。观察法是在幼儿阶段最有效的收集信息的方法。不管你用质性观察法还是量化观察法都可以获得很多帮助你判断的信息。可以判断幼儿的各方面发展的好与坏,或者是否有一些问题行为。根据观察结果为幼儿制定计划促进其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作为与家长交流的一个方式。家长都是很看重阶段性成果的,教师的观察就是一个给家长的很好的反馈。 反思课程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察记录也是一个反思自身教学过程的资源。不光是促进幼儿的发展,从根本上反思课程的设计和教师的实践才能推动教学的进步。 某个答主的答案真的把我看笑了哈哈。观察法用了这么久必然有它的重要性,而且写观察记录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特别是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这些量化观察法对一些问题行为的纠正有巨大的作用。再一个就是既然他作为一个与家长交流的工具,那么在描述的时候还要顾及家长的感受和孩子的隐私,尽量说幼儿表现的优点,和希望做的更好的地方。 观察评价书上背的都忘了 这是我根据经验写的 23333

五、观察法多数是什么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观察法的类型   

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指不借助仪器,靠自身感觉器官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指借助于各种仪器来进行观察。直接观察比较简便,但人的视野与精力有限,记录难以精确全面;间接观察适于客观记录和多角度的观察,但使用仪器往往比较麻烦。   

2. 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是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是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处于旁观。直接观察的优点是:观察研究者可以不暴露自己的研究者身份,使观察处于秘密的状态;由于参与进去,对观察对象的活动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体验和理解,有助于理解观察对象背后的心理活动和动机,使观察比较深入。非参与性观察比较冷静客观,但不易深入。教师可以采用参与性观察,也可以采用非参与性观察。

六、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为升一年级打基础,可以早些开发智力,对学生智商及智力开发都有好处。对象是6周岁以前的儿童

七、观察法最主要的研究工具是?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八、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功能有:

1、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3、学前教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九、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

(一)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

(二)学前教育保教结合

(三)学前教育的启蒙性

(四)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一)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

幼儿去幼儿园接受教育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送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及送孩子进哪所幼儿 园或托儿所。

十、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的使用条件?

①对所要观察的问题要有基本的了解,观察目的要明确。例如,研究师生相互作用时,观察者要深入课堂,观察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举手与发言、教师板书与面部表情等。

  ②尽量使儿童自然放松,处于正常活动状态之中,不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观察者的研究对象。观察者单向玻璃、电视、纱幕、潜视镜等进行观察,就是为了使儿童的真实行为不受影响。

  ③要善于记录与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以便事后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意见。例如,研究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由于学前儿童言语表达方式与成人不同,所以,应避免使用成人语言作记录。为提记录的准确性,可使用小录音机、录像机等器材。

  ④观察者除了观察儿童一般言行之外,还应分析儿童其它一切有关材料,如作文、日记、各种作业、绘画、手工制作等。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