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洞察

服装行业发展(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时间:2023-04-09 来源:otovc.com

一、服装行业应该怎样发展呢?

近年来我国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服装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规模增速不断下降。2019年,我国实现服装产量244.72亿件,实现行业营收1.6万亿元。

2019年服装产量达244.72亿件

近年来我国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服装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规模增速不断下降。2019年,服装产量略有反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44.72亿件,同比增长3.28%。

2019年服装商品零售额达9778.1亿元

从行业内销规模来看,2014-2019年,我国服装零售额整体呈波动变化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9778.1亿元,同比增长2.6%。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5亿元;其中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穿类商品同比增长15.4%。

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2018年,面对内外复杂的环境和压力,中国服装行业保持平稳发展,紧紧抓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变革机遇,着力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服装产业正在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跃变。

随着消费升级,国内90、00后消费群体崛起,服装行业个性化、差异化的诉求将会更加强烈,年轻化、高端化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智能化网络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服装行业将深化各高新技术在生产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应用,提升生产与消费服务能力;电商刺激下,移动社交既可以刺激用户消费需求,同时有助于产品通过社交平台的信息共享形成品牌传播,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消费者在对产品质量和品牌的要求提高下,对于服装所体现的文化创意更加注重,文化创意也将赋予服装新的时尚内涵。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二、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1、年轻化、个性化趋势愈加明显:消费理念已经发生转变,消费更趋理性,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个性化、国际化,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满足个性化需求,向往更加优质富有创意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以及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2、移动社交成为新消费引擎:移动社交既可以积极地刺激用户消费需求,还可以运用社交平台的信息共享功能,通过用户的“口碑”形成裂变式的网络传播,熟人的体验式消费体验和传播能更有效地为商品做背书,增强用户的信任度和消费信心的同时不断提升购买频次和效率。

3、线上线下渠道融合:随着电子商务几年的发展,电商的红利期或将接近尾声。相比实体店,电商需要巨额的推广费用,还有诸如网站运营费用、人工费用等等,这些费用加起来不亚于开设实体店的费用,甚至很多地区的商场租金正在逐渐下降。

三、服装行业如何创新发展?

这段时间,山东的ITM产业模式以传统服装店为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开端业态,展开流通零售的消费侧改革。山东的本次改革把当前单一的服装贩卖式零售店升级为衣品形象服务店,通过变革供应链体系、店铺货品陈列体验、推出和培育专业化的人才和业务服务,引入数字化积分交易和信托式消费等6大方式整体拉开与传统服装店铺的差异化竞争,实属全国产业创新的大手笔。

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消费20条意见”与山东这次的新模式、新业态升级新产业不谋而合,山东是以实际行动打破“成为第二个东北”的谣传。

四、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年轻化、个性化趋势愈加明显:消费理念已经发生转变,消费更趋理性,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个性化、国际化,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满足个性化需求,向往更加优质富有创意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以及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2、移动社交成为新消费引擎:移动社交既可以积极地刺激用户消费需求,还可以运用社交平台的信息共享功能,通过用户的“口碑”形成裂变式的网络传播,熟人的体验式消费体验和传播能更有效地为商品做背书,增强用户的信任度和消费信心的同时不断提升购买频次和效率。

3、线上线下渠道融合:随着电子商务几年的发展,电商的红利期或将接近尾声。相比实体店,电商需要巨额的推广费用,还有诸如网站运营费用、人工费用等等,这些费用加起来不亚于开设实体店的费用,甚至很多地区的商场租金正在逐渐下降。

五、服装行业还有发展前景吗?

没有前景,我毕业就在浙江服装厂打工。几年打工的时间里,相继看到多家

知名服装企业倒闭!

当然,我的工作也是很不稳定,工资也不高就两三千元钱。所以在09年的时候,我就回家选择了开店。这些年吃住在家里,所以也就是保本状态。现在工人的工资高,房租年年涨。而相应的业绩确在下降。服装也更是卖不起价。现在是吃的,行的都在涨价。而服装确在降价。现在服装的产能过剩严重。就是所有厂不生产,现有的服装存量,供国人消费3到5年都不是问题!所以我认为服装业没有前景!

六、21世纪服装行业发展状况?

从“追名牌”到“个性化”,从“大logo”到“国潮热”,高端商场从少数品牌的独领风骚变成今天时尚的百花齐放……中国服装消费市场变革的背后,是一个万亿产业的时代变迁。

从“缝纫店”到现代化工厂,从落后工艺到国际领先技术,从单一外来加工到以文化自信为特征的时尚创造,中国服装产业在过去四十多年里一举完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一个产业制造强国的崛起。

01、一骑绝尘的产业力量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肆虐全球。中国服装人毅勇担当,纷纷转产,单单2020年纺织服装行业就向世界提供了2200多亿只口罩、22.5亿件防护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服装企业生产。这得益于强大的产业基础和行业储备能力,这背后,充分反映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体系的完整、强大与反应的快速。

的确,历经四十多年的淬炼,中国服装行业已经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产业体系。

据统计,当前全国服装行业工业企业达17万家,从业人数826万人,再加流通领域从业人员794万人,行业解决就业达到1620万人。服装年产量约712亿件,内销市场规模达4.5万亿元,年出口1500亿美元左右,可谓响当当的服装大国。

更为重要的是,自“十一五”以来,中国服装行业开启强国建设战略,中国服装制造更是走上快车道。

比如,具有国际水平的申洲、迪尚、晨风、即发等一大批“制造品牌”持续发力,中国服装制造走向高品质。

七、服装行业的发展需要哪些技术支撑?

从事服装行业,如果要取得生存,首先要有一定的进货渠道,想方设法和厂家达成长期合作的关系,争取拿到最低价,在批发售卖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更新服装的款式,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还要有好的导购者,金牌销售导购员,懂得如何搭配服装,如何引导顾客消费,如果客户买的多,会有什么优惠等等,还有一点就是在换季的时候要舍得抛货,以便有资本更新换季的新款。

八、电子商务对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电商的产品物美价廉,款式新,很多采用预售,改变传统服装售卖方式。

九、服装行业的前景如何,服装行业分析?

服装行业正在不断做新的突破。新的一年,服装行业又会有哪些变化趋态?

2019年服装行业最火的是什么?也许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长串事件:中国李宁走上时装周、李佳琦薇娅直播大火、Forever 21宣布破产、优衣库联名KAWS系列三秒抢空、拉夏贝尔关闭2400家门店、富贵鸟破产……

2020已来,“新零售”的提出、“Z世代”的崛起、5G技术带来的机遇……服装行业正在不断做新的突破。新的一年,服装行业又会有哪些变化趋态?

对此,小楚有自己的解读:新用户带来新消费形式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之一,95后、00后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和引领者。这一代人也被称为“Z世代”,是消费的新用户群体。

Z世代的父母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较高,他们从小生长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们敢于花钱。在消费观上,Z世代有不同的理念:

一是消费更具有社交属性。他们喜欢通过小红书这类的社交媒体购买商品,如果好用也会主动向亲朋好友推荐,所以社交欲望强烈,分享意愿较高,品牌传播力强;

二是愿意为人设买单。Z世代接触的东西,随意穿着的衣服鞋子,都在向周围的人传达一个信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AJ不是鞋,是Z世代年轻人的名片”,它本身就带有了潮流和文化价值的内涵。

三是花钱看心情而定。很注重当下的体验,有时候很喜欢了不管价格高低都会买单!

消费群体转向年轻化、个性化,为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20年,品牌应准确把握Z世代的消费喜好和需求,打造基于互动场景的、具有品牌特征的社交式消费模式。

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下沉市场指的是三线以下城市、县镇及农村地区的市场。现有的一二线城市消费人数和消费能力已经趋于饱和,在没有强有力的刺激下,很难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未来几年,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客户将是各大平台疯抢的主要对象。

下沉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能力:

一是小镇青年与一二线城市青年相比,生活成本低、压力小,可支配收入更高,而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他们将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

二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变化。线上资源类型多元、内容丰富,促使小镇青年向大城市看齐,愿意将钱花在提升生活品质的产品上;

三是支付方式不断创新,电商平台发展成熟,拓宽了购物的交易渠道,线上线下消费齐发展。

小镇青年作为“有钱有闲有追求”的典型群体,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已经逐渐向一线城市看齐,成为服装品牌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势如破竹的国潮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感越来越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升,在世界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在此背景下,国潮迅速崛起。

线下,李宁、波司登、鄂尔多斯等服饰品牌以“潮牌国货”进军国际时尚圈。线上,天猫“国潮来了”推出的故宫口红、青岛啤酒外套、大白兔X气味图书馆联名款香水等都让人耳目一新,均上线秒售罄,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度。

从美食饮品到服装美妆,从电影电视到文创周边,“国潮”受到年轻人的青睐,2020年,它将继续成为我国消费市场上最具话题度和关注度的现象之一。

而且,Z世代消费群体本身成长在改革开放时代,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非常强。国潮品牌既时尚又能表达态度,还凸显了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回归,击中了他们的心理,将收获更多的新生代消费群体。

直播带货回归理性

如果说2019年的双11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大概没有女生没听过李佳琦的那句:“所有女生,三,二,一,买它!”

双11当晚,有近10万个直播间不眠不休地直播带货,以李佳琦和薇娅为代表的头部主播直播间观看人数在3682万和4310万。

然而,直播带货大火,也显露出不少弊病:直播售价、退货率高;头部主播议价能力较高,不少商家是亏本清货;部分用户开始审美疲劳了。

2020年,5G会给短视频带来下一个小高潮,直播带货会成为常态,人人都是主播,人人都能带货。同时,人们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冲动消费会越来越少,因此直播带货将回归理性。

未来,直播带货并不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形式继续存在,而是作为品牌价值链条上的一环,成为商家营销的触点,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了解品牌。

对于商家来说,回到用户端,打造质量过硬价格合理的产品,服务好用户才是一切的根本。

私域流量作用显著

什么是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就是自己建立一个池子,与那些对你感兴趣的用户建立直接关系,方便随时触达用户,强化用户关系。

其实,所有的会员系统都是私域流量的基本形式。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把核心用户沉淀到自己的流量池,实际上就是做用户深度管理。把目光集中到老顾客的身上,通过会员制度激励他们重复购买和传播裂变。

前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前做生意,只要选好货从来不担心没有人的问题。

现在,由于计划生育的限制,后续年轻人才的数量逐年骤减,人口红利消失,由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所以,在「流量少、流量贵、流量假」的前提下,建立品牌的私域流量池十分重要。

私域流量的优点:

一是节约成本。私域流量常见的获得方式包括:微信粉丝群、小程序、公众号等,这些不需要支出高额的费用,甚至完全免费;

二是销售转化率高。在私域流量中,大部分人都是潜在购买者和已经购买的人,对品牌的消费欲望大。

IP力量崛起

2019年6月初,优衣库和KAWS联名系列上市之日,消费者钻卷帘门,百米冲刺进店,十分钟售卖一空,模特展示服装被扒,不可谓不疯狂。

苹果手机领先的科技、精致的工艺、极致简洁的设计、人性化的软件和硬件使用感受等等得到了一致认可,无论男女老少,国外国内,大街上几乎随处可见。

这些都是IP的力量。纵观国内,格力的“品质”、农夫山泉的“天然”、“中国李宁”可谓人人皆知。

IP可以是一个标签,一个品牌基因,一个卖点,甚至是一个人。品牌如何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打造专属的IP,触达消费群体,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品牌买单。

2020年,打造有价值的IP,通过一个引流能力强大的流量入口给品牌带来巨大回报,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企业战略。

渠道纳米化

过去,品牌渠道规模大且形式单一,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渠道纳米化将成为一种新形态。

渠道纳米化,简单地说就是商品的售卖渠道正在从永辉、天猫这样的大型购物平台,向更加细小、更加多元的渠道上分流。

截止2019年年底,瑞幸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与星巴克不同,瑞幸咖啡在大型商圈、写字楼、社区等场所设有4类门店:快取店、外卖厨房店、优享店和旗舰店,匹配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1月8日,瑞幸宣布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无人咖啡机“瑞即购”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将覆盖办公室、校园、机场、车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社区等各个场所,并和现有的瑞幸门店网络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瑞幸疯狂铺点,就是为了布局多元化渠道,接触到更多的消费人群。

新一轮消费升级更加多变、多元、多维,行业的变化是挑战,更是机遇。2020年,我们会进一步和大家讨论这些新趋势。

未来已来,你做好准备了吗?

十、服装行业怎么入行?

服装市场进货,然后再开店。也可以自己开店制作服装手工的。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