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琳·黛德丽的人物评价
在世界影坛中,玛琳・黛德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无疑是一系列复杂矛盾的综合体,她美丽、性感,充满诱惑,她的性感形象深深打动并征服了一代男性观众。从《蓝天使》中的舞女到《摩洛哥》中的痴情女,再到《上海快车》中的风尘女郎,在一系列电影中,玛琳充分展现了她令人窒息的美丽。作为世界级影星,玛琳・黛德丽在银幕上的形象与生活中的形象形成奇妙的对应。在她美丽的外表背后,其实涌动着一颗情感丰富的心灵。作为德国女星,她在二战期间面对希特勒的垂青,她毅然表现出来的气节、智慧与勇气,更让人敬佩。
她嘴唇单薄,却性感十足。她气质冷艳,却惹人关注。她不论穿什么衣服,都能为服饰注入无限的想象空间。她是二十世纪的偶像之一玛琳・黛德丽。她过于早熟,这得益于她19岁就在充满了放纵气氛的夜总会演唱的经历。这位年轻漂亮的可人儿不满足于演唱事业的成功,转行拍起了电影。她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偶像之一,一颗耀眼的好莱坞明星。
玛琳・黛德丽离绝世美女有一段距离,但是她不论穿什么衣服,混身上下都散发了一种冷眼看世界的孤傲气质。双眉高挑,细若游丝,扇子般的睫毛下,眼神迷离飘渺,红唇又尖又薄,似笑非笑,就这样,给服饰注满了想像的空间。她是二十世纪的偶像之一――身兼电影明星和酒店歌手,而且在74岁高龄仍颇具号召力。 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师阿玛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不止一次地谈到黛德丽风格对他的影响。或许,喜爱阿玛尼服装的朋友们,可以从他的服装设计中看到属于黛德丽的那种神秘又优雅的气质。
在百年影史上,作为明星的黛德丽形象让人着迷。她的形象融合了放荡与纯真、激情与理性等多种复杂对立元素于一身。时而是荡妇,时而是圣女,她的形象的这种多元并置性,使她这种难以捉摸的独特魅力让她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
好莱坞著名的“抽烟的女人”
这是一个伟大的名字。
在那个时代,她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葛丽泰・嘉宝分庭抗礼的女演员。
她的表演带着一种让人倾慕的冷酷,甚至夹杂着邪恶的味道。在她那有点神经质的语气和神态中,轻蔑也变得愈发动人。
玛琳・黛德丽,这位来自德意志的美人用惊世骇俗的风情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不羁传奇。
蓝色天使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黛德丽的人生机遇是邂逅了约瑟夫・冯・斯登堡。这位来自好莱坞的导演把她从柏林街头声色犬马的夜总会中“解救”出来,说服她放弃廉价香艳的歌舞表演,并把一部名为《蓝天使》的剧本推到她的面前,告诉她:亲爱的,这个才叫艺术。
起初,黛德丽不屑一顾。《蓝天使》里的洛拉仍是一个卖弄风情的歌舞女郎,和她以前的生活并无差异。但经斯登堡的妙手点化后,黛德丽的才华在《蓝天使》中大放异彩,从此退去前尘,走上银色之旅。
像嘉宝遇到斯蒂勒一样,黛德丽和斯登堡也成为好莱坞最受欢迎的欧洲搭档。在1930年的《摩洛哥》中,黛德丽饰演了一个一心追求所爱,无所顾忌的歌女。当她穿着一身男人礼服,手夹香烟出现在银幕上时,人们发现即便是加利・库柏这样的深邃男子也只能是一副小男人的模样。黛德丽的气场无人可敌。
黛德丽和斯登堡的合作完美无缺,1930至1935年间他们一共拍了七部深受欢迎的巨片,黛德丽因而变成享誉全球的国际影星。但到了1935年,他们的坚实联盟开始瓦解,《魔鬼是女人》的票房直线下滑,斯登堡非常失望,黛德丽也开始怀疑自己。
从上世纪30年代黛德丽所拍摄的大量派拉蒙电影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她总是需要一个特别的环境,才可以发挥独特的美丽。与斯登堡分道扬镳后的黛德丽渐渐找不到方向,银幕形象乏善可陈。正如斯登堡本人所言:黛德丽是我,我就是黛德丽。是他发现了她的光华,而她在很大程度上反过来照亮了他。
20世纪30年代晚期,黛德丽的电影事业跌入谷低。在1939年的西部片《碧血烟花》中,她扮演了一个舞厅尤物,让黛德丽的票房有所回升,却仍然没有太大起色。这时,二战开始了,战火挽救了黛德丽摇摇欲坠的声威。她马上表示效忠美利坚,并且参加军队,为抗击德军不遗余力,成为军队最受欢迎的劳军女明星。
烟视媚行
她不只是一颗明星。
黛德丽也拥有神秘的性向,与嘉宝不同,她很喜欢通过服饰打扮来彰显这一点。她是首先将裤子穿到幕前的好莱坞女演员,并将这种中性主张延展到多部电影中去,使时尚界为之一振,打破了亘古不变的优雅路线,对女性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此外,黛德丽对时尚界的贡献还包括曼妙的吸烟姿态。细长的烟管、纤秀的指尖、迷离的眼神,以及烟雾缭绕后的轮廓,黛德丽仅用一个姿势就征服了世界。至今,仍没有哪个女演员可以复制这个经典姿态。在好莱坞,只要提到“抽烟的女人”,人们便心领神会――他们在说那个叫黛德丽的女演员。
黛德丽的革新精神来势迅猛,很多男演员都害怕与之搭戏,因为他们深知,在这个女人的光环下,男人永远都是配角。
黛德丽,她本身就是艺术。
谈情说爱
是的,很多人都爱她,从“蓝天使时期”到后来的演唱会时期,黛德丽的情人遍布银幕内外。
1923年,她遇到了电影制片助理卢狄・萨伯,并且嫁给了他。彼时,她21岁。一年后,他们有了女儿玛丽娅。很快,她红遍欧洲,并且成了好莱坞的宠儿。几乎每个和她搭档过的男演员都会拜倒其裙下,甚至打动了远隔重洋的希特勒。当然,这个特例独行的女人没有受制于希式的淫威,她继续兀自风流,快活地扮演着自己。
1934年,黛德丽和海明威在法国的一艘豪华游船上一见钟情。当时,海明威刚结束东非旅行,途经巴黎准备回到美国的暗礁岛,而黛德丽则完成了最后一次德国之旅,准备返回好莱坞。从此,两人开始通信。海明威曾向朋友透露:“当黛德丽浮在水面,游向那些追逐着她的目光时,我却沉没水底。”而黛德丽在给海明威的信中写道,“我想是告诉你我一直在思念你的时候了。我一遍遍读你的信,把你的照片放在我的卧室里,常常无助地看着它。”这段爱情非常纯粹,非常柏拉图,连他们自己都相信会有故事,但夜幕低垂的一刻,什么都没有发生。
1940年,电影《七枭雄》的化妆间里,黛德丽第一次见到了约翰・韦恩。她从化妆镜里看着他,目不转睛。而他,这个在西部片里肆意驰骋的猛汉反而被看得不好意思起来,脸上泛着红晕。黛德丽笑了,然后转过身来对他说:“把门关上吧,我想我们还有一些时间。”后来,他们相爱了。
这就是黛德丽,可以爱得很肉欲,也可以爱得很精神。
开到荼蘼
二战后,52岁的黛德丽发现自己在好莱坞已经不受欢迎了。但没关系,她很快发掘了自己的第二舞台。其实,在遇到斯登堡前的那段夜总会时光并非虚度,她已是那里的台柱,其低沉性感、丝绒般迷人的声线让人过耳难忘。《蓝天使》里,她穿着性感撩人,以沙哑嗓音演唱了弗里德里希・霍兰德尔创作的主题曲《再次坠入爱河》,旋即成为风靡全球的性感女神。
大银幕时期,黛德丽很少吟唱,人们甚至忘记了她作为歌手的一面。1950年中期,她签约伯特・巴卡洛克为自己的制作人,重登歌唱舞台。她的演唱风格不仅仅是夜总会式的,而是加入了更多新鲜元素,以独角戏的表演方式令整台演出成熟并富有感召力。在伯特・巴卡洛克的安排下,黛德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己声音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最佳的剧场效果。
1970年,黛德丽已经巡回演出了15年。将近70岁的时候,她想要维持迷人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难了。身体上的劳累和无休止的演出最终向她羸弱的身体敲响了警钟。在悉尼的一次表演中,她跌倒了,摔断了左大腿。黛德丽只好回到巴黎休养,表演生涯就此结束。
1992年5月6日,黛德丽回到天堂,把美丽留在了上个世纪。同时代的女演员多数很早就隐退至幕后,只有她,开到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