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一、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比较系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程,包括主要社团、流派、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基础上,就某一文学现象重点阐释,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文学现象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中国现代文学始于?
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
现代文学在“五四”文学革命以后的60多年发展过程中,随著中国革命与社会性质的演变,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折,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历史阶段。
两个阶段的文学既有各自的历史面貌,显示出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共同的传统与特点,存在著内在的连续性。新民主主义文学中所孕育的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文学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便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洪流。
扩展资料
代表作家
1、鲁迅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作品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意在改变国民精神。他曾在北大、北女师大任教。
1927年起定居上海,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伟大转变。鲁迅一生著、译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7本、小说集3部、散文和散文诗集各1部。
2、周作人
(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30年代和林语堂一起倡导“闲适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园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3、胡适
(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影响很大。曾在古代文学史、哲学史方面做过一些开创性工作。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
三、中国现代文学主流?
现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学大约是乡土文学。现当代文脉与政脉相合,文学带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同时由于中国道家思想的框架延续,又需要人们个性的延续。于是在家国合一的精神指导和语言文字剧烈变化的当下,乡土文学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
老一辈以对于乡土的热切眷恋与家国情怀为内涵,地域特色语言表达作为形式,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学。
这种文学删繁就简,语言简朴,具有返璞归真的特点。
四、中国现代文学范围?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五、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六、中国现代文学肇始于?
现代文学肇始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
现代文学在“五四”文学革命以后的60多年发展过程中,随著中国革命与社会性质的演变,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折,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历史阶段。
两个阶段的文学既有各自的历史面貌,显示出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共同的传统与特点,存在著内在的连续性。新民主主义文学中所孕育的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文学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便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洪流。
代表作家
1、鲁迅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作品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意在改变国民精神。他曾在北大、北女师大任教。
1927年起定居上海,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伟大转变。鲁迅一生著、译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7本、小说集3部、散文和散文诗集各1部。
2、周作人
(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30年代和林语堂一起倡导“闲适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园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3、胡适
(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影响很大。曾在古代文学史、哲学史方面做过一些开创性工作。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
七、中国现代文学的摇篮?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具体摇篮,是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15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份刊物在上海问世,开始叫作《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指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由此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
文学是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要革新旧文化,就必须革新旧文学。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于是,一场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势不可免地发生了。中国现代文学正式揭开了第一页。
八、中国现代文学先驱是?
中国现代文学先驱: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他以对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的讽刺观察而闻名,被誉为现代白话文学的先驱,是当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九、中国现代文学类型?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十、中国现代文学时间?
1、第一阶段1949--1978年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使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并且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
在当时,当身带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以后,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制约下,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具体地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
2、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文学的真正"复苏"来说,是以1978年8 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战以来影响了中国文化建构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范被否定。
1979年1 0月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辞,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1984年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作出了"创作自由"的许诺.8 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五四"新文学传统又渐渐地恢复了活力。
3、第三阶段90年代——新世纪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新文学的传统在90年代表现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