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

高中数学专题书推荐? 专题总结采用什么结构?

时间:2023-12-01 来源:otovc.com

一、高中数学专题书推荐?

高中数学专题书籍有很多,但考生在选择这些书籍时一定要从基础学起,从适合自己做起。本人推荐<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十年高考数学试题集锦>等。

二、专题总结采用什么结构?

专题总结多采用的结构形式是: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三、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一、高中数列,有规律可循的类型无非就是两者,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者的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要把公式牢记住,求和,求项也都是比较简单的,公式的运用要熟悉。

2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二、题目常常不会如此简单容易,稍微加难一点的题目就是等差和等比数列的一些组合题,这里要采用数列解题技巧——错位相减

3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三、题目变化多端,往往出现的压轴题都是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些通项,有些甚至连通项也不给。针对这两类,我认为应该积累以下的一些方法。

4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四、对于求和一类的题目,可以用柯西不等式,转化为等比数列再求和,分母的放缩,数学归纳法,转化为函数等方法等方法

5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五、对于求通项一类的题目,可以采用先代入求值找规律,再数学归纳法验证,或是用累加法,累乘法都可以。

6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六,总之,每次碰到一道陌生的数列题,要进行总结,得出该类的解题方法,或者从中学会一种放缩方法,这对于以后很有帮助。

四、数列放缩法技巧总结?

放缩法的常见技巧有以下几种:

1、舍掉或加进一些项;

2、在分式中放大或缩小分子或分母;

3、应用基本不等式放缩(例如均值不等式;

4、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放缩;

5、根据题目条件进行放缩;

6、构造等比数列进行放缩;

7、构造裂项条件进行放缩;

8、利用函数切线、割线逼近进行放缩;

9、利用裂项法进行放缩;

10、利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放缩。

五、高中数列公式总结?

数列求和常用公式:

1)1+2+3+......+n=n(n+1)÷2

2)1^2+2^2+3^2+......+n^2=n(n+1)(2n+1)÷6

3) 1^3+2^3+3^3+......+n^3=( 1+2+3+......+n)^2

=n^2*(n+1)^2÷4

4) 1*2+2*3+3*4+......+n(n+1)

=n(n+1)(n+2)÷3

5) 1*2*3+2*3*4+3*4*5+......+n(n+1)(n+2)

=n(n+1)(n+2)(n+3)÷4

6) 1+3+6+10+15+......

=1+(1+2)+(1+2+3)+(1+2+3+4)+......+(1+2+3+...+n)

=[1*2+2*3+3*4+......+n(n+1)]/2=n(n+1)(n+2) ÷6

7)1+2+4+7+11+......

=1+(1+1)+(1+1+2)+(1+1+2+3)+......+(1+1+2+3+...+n)

=(n+1)*1+[1*2+2*3+3*4+......+n(n+1)]/2

=(n+1)+n(n+1)(n+2) ÷6

8)1/2+1/2*3+1/3*4+......+1/n(n+1)

=1-1/(n+1)=n÷(n+1)

9)1/(1+2)+1/(1+2+3)+1/(1+2+3+4)+......+1/1+2+3+...+n)

=2/2*3+2/3*4+2/4*5+......+2/n(n+1)

=(n-1) ÷(n+1)

10)1/1*2+2/2*3+3/2*3*4+......+(n-1)/2*3*4*...*n

=(2*3*4*...*n- 1)/2*3*4*...*n

11)1^2+3^2+5^2+..........(2n-1)^2=n(4n^2-1) ÷3

12)1^3+3^3+5^3+..........(2n-1)^3=n^2(2n^2-1)

13)1^4+2^4+3^4+..........+n^4

=n(n+1)(2n+1)(3n^2+3n-1) ÷30

14)1^5+2^5+3^5+..........+n^5

=n^2 (n+1)^2 (2n^2+2n-1) ÷ 12

15)1+2+2^2+2^3+......+2^n=2^(n+1) – 1

ps: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⑴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加一数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仍为d.

⑵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乘以常数k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⑶若{ a }、{ b }为等差数列,则{ a ±b }与{ka +b}(k、b为非零常数)也是等差数列.

⑷对任何m、n ,在等差数列{ a }中有:a = a + (n-m)d,特别地,当m = 1时,便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⑸、一般地,如果l,k,p,…,m,n,r,…皆为自然数,且l + k + p + … = m + n + r + … (两边的自然数个数相等),那么当{a }为等差数列时,有:a + a + a + … = a + a + a + … .

⑹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从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k为取出项数之差).

⑺如果{ a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那么,a ,a ,…,a 、a 也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d;在等差数列{ a }中,a -a = a -a = md .(其中m、k、 )

⑻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一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末项除外)都是它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⑼当公差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增大而增大;当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减少而减小;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等于一个常数.

⑽设a ,a ,a 为等差数列中的三项,且a 与a ,a 与a 的项距差之比 = ( ≠-1),则a = .

5.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 的基本性质

⑴数列{ a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 a }的前n项和S 可以写成S = an + bn的形式(其中a、b为常数).

⑵在等差数列{ a }中,当项数为2n (n N )时,S -S = nd, = ;当项数为(2n-1) (n )时,S -S = a , = .

⑶若数列{ a }为等差数列,则S ,S -S ,S -S ,…仍然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

⑷若两个等差数列{ a }、{ b }的前n项和分别是S 、T (n为奇数),则 = .

⑸在等差数列{ a }中,S = a,S = b (n>m),则S = (a-b).

⑹等差数列{a }中, 是n的一次函数,且点(n, )均在直线y = x + (a - )上.

⑺记等差数列{a }的前n项和为S .①若a >0,公差d<0,则当a ≥0且a ≤0时,S 最大;②若a <0 ,公差d>0,则当a ≤0且a ≥0时,S 最小.

3.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⑴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从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 ( m为等距离的项数之差).

⑵对任何m、n ,在等比数列{ a }中有:a = a · q ,特别地,当m = 1时,便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普遍性.

⑶一般地,如果t ,k,p,…,m,n,r,…皆为自然数,且t + k,p,…,m + … = m + n + r + … (两边的自然数个数相等),那么当{a }为等比数列时,有:a .a .a .… = a .a .a .… ..

⑷若{ a }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 a |}、{a }、{ka }、{ }也是等比数列,其公比分别为| q |}、{q }、{q}、{ }.

⑸如果{ a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那么,a ,a ,a ,…,a ,…是以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⑹如果{ a }是等比数列,那么对任意在n ,都有a ·a = a ·q >0.

⑺两个等比数列各对应项的积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且公比等于这两个数列的公比的积.

⑻当q>1且a >0或0<q<1且a <0时,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当a >0且0<q<1或a <0且q>1时,等比数列为递减数列;当q = 1时,等比数列为常数列;当q<0时,等比数列为摆动数列.

4.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 的基本性质

⑴如果数列{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那么,它的前n项和公式是S =

也就是说,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q的分段函数的一系列函数值,分段的界限是在q = 1处.因此,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必须要弄清公比q是可能等于1还是必不等于1,如果q可能等于1,则需分q = 1和q≠1进行讨论.

⑵当已知a ,q,n时,用公式S = ;当已知a ,q,a 时,用公式S = .

⑶若S 是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有S = S +qS .⑵

⑷若数列{ a }为等比数列,则S ,S -S ,S -S ,…仍然成等比数列.

⑸若项数为3n的等比数列(q≠-1)前n项和与前n项积分别为S 与T ,次n项和与次n项积分别为S 与T ,最后n项和与n项积分别为S 与T ,则S ,S ,S 成等比数列,T ,T ,T 亦成等比数列

六、数列的奇偶总结法?

首先奇偶分组,为下一步计算做好铺垫。

这样的操作常用于含(-1)n或含三角的数列当中。

法1,配凑奇数项,使得相邻奇数项的和为定值,相邻偶数项与奇数项的差成等差数列,进而可求得结果。

法2,计算发现间隔的奇数项相等,相邻偶数项与奇数项的和的成等差数列,利用第1项与第41项相等,构造等差数列求得结果。

无论是法1,还是法2,无非都是一个配凑的过程。

七、数列求和的方法总结?

1,公式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等差、等比数列或者其他常见的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解。

 2, 倒序相加  

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和相等或者等于同一个常数,则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例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可以用该方法进行证明。

  3,错位相减  

形如An=Bn∙Cn,其中{Bn}为等差数列,首项为b1,公差为d;{Cn}为等比数列,首项为c1,公比为q。对数列{An}进行求和,首先列出Sn,记为①式;再把①式中所有项同乘等比数列{Cn}的公比q,即得q∙Sn,记为②式;然后①②两式错开一位作差,从而得到{An}的前n项和。这种数列求和方式叫做错位相减。

备注:等差数列的通项常见形式为an=An+B(其中A、B为常数),等比数列通项常见的形式为an=Aqn-m(其中A、m为常数)

  4,裂项相消  

把数列的每一项都拆成正负两项,使其正负抵消,只剩下首尾几项,再进行求和,这种数列求和方式叫做裂项相消。

常见裂项相消的情况:

  5,分组求和  

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又不是等比,但若把这个数列适当的拆开,就会分成若个等差,等比或者其他常见数列(即可用倒序相加,错位相减或裂项相消求和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之后再进行合并即可算出原数列的前n项和。

  6,周期数列  

一般地,若数列{an}满足: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整数T,使得an+T=an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则数列{an}称为周期数列,其中T叫做数列{an}的周期,接下来根据数列的周期性进行求和。

 7,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其对求数列通项,求和的归纳猜想证明起到了关键作用。

八、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

数列其实就是找规律,看一个数列,首先要看到数列本身的变化规律,并将复杂数列通过,对个体的分解,或是对多项的合并,又或是通其他可行的方法,使原来的规律明显化或转化为简单规律,等差等比这些有法可依的规律,最后通过学过知识解答。

数列是以正整数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以此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通常用an表示。

拓展资料:数学必修是数学教学用书,包括《数学 必修1》、《数学 必修2》、《数学 必修3》、《数学 必修4》、《数学 必修5》。 《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九、高中数学数列分组求和公式?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3、

自然数列

4、

    自然数平方组成的数列

十、等比数列公式总结?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q≠1时,Sn=a1(1-q^n)/(1-q)=(a1-anq)/(1-q)

(2)q=1时,Sn=na1。(a1为首项,an为第n项,q为等比)

Sn=a1(1-q^n)/(1-q)的推导过程:

Sn=a1+a2+……+an

q*Sn=a1*q+a2*q+……+an*q=a2+a3+……+a(n+1)

Sn-q*Sn=a1-a(n+1)=a1-a1*q^n

(1-q)*Sn=a1*(1-q^n)

Sn=a1*(1-q^n)/(1-q)

等比数列在生活中也是常常运用的。如:银行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在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利滚利”。按照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