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

自媒体职业环境分析? 果壳自媒体特征,分析?

时间:2023-10-24 来源:otovc.com

一、自媒体职业环境分析?

自媒体职业相比传统职业最大区别就是工作时间自由工作环境自由,可以在家里可以在室外。

二、果壳自媒体特征,分析?

以科学的见解,特别的视角,洞察我们身边的最客观的事实。这个自媒体还算有良心。

三、自媒体市场分析?

自媒体市场前景广阔。自媒体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产物,它有涉众广,海量信息,不分空间和区域,甚至不分年龄等,目前相对自媒体平台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主流形态。好的平台如今日头条极速版,这个平台集创作、互动、小视频、文字等为一体。

四、自媒体职业证明范本?

1企业概述

2公司组织节构

3运营及发展前景

五、自媒体是什么职业?

一般来说,自媒体是一种新兴职业,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创作的一种职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这几年风生水起,从事自媒体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六、自媒体品类市场分析?

目前自媒体的市场非常多样化,比如短视频带货,给人家打广告啊,等等一系列

七、个人自媒体矩阵分析?

个人自媒体的剧整就是打造个人挨批,然后通过各种自媒体。比如说公证号,然后简书,还有豆瓣儿。还有视频号,微信,快手,抖音这些全方位的打造个人的ip

八、科普自媒体的现状分析?

趋势一:

信息泛滥,自媒体进入“加速淘汰期” 信息泛滥无须赘言,一个热点能激活数以万计的推送,千奇百怪什么号都在蹭。早先时候,营销号手里那些拼拼凑凑的标题党文章,动不动也能10w+。慢慢这两年,要搞点套路才得人心,从选题到标题,营销号也开始挖空心思“做内容”。 优质内容说起来简单,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自媒体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六神磊磊读金庸、王左中右、槽边往事……他们的内容肯定不可复制,然而在垂直细分领域有意识的做好内容,并不那么困难。 比如有业内人士就在朋友圈表示—— 写文章要火,除非有天赋,或者自己有个什么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故事,就这么一句话:蹭热点蹭热点蹭热点,用搜索用搜索用搜索。你只要坚持蹭热点用搜索,三个月后不火你找我。

趋势二:

运营的价值更加凸显 我们说红利期已过,包括现在所说的“加速淘汰期”,不是意味着公众号不能做成功,而是需要更多更精准的投入。 坚持原创内容的自媒体会活得更好,但运营的配合显得更加重要。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在传统媒体摸爬滚打过的内容创业者,拥有良好的内容操作技能,几十万粉丝的垂类号,吭哧吭哧内容做的很辛苦也还不错,但粉丝始终上不去了,聊起来他们常常自愧的说一句,“主要是我们不怎么重视运营”。 不注重运营的自媒体“吃力不讨巧”,如果说内容上精耕细作是趋势,那么运营上要做的就是促活——怎么让95%的沉默粉丝活起来,如何从“内容思维”转变为“内容产品思维”?这是接下来更值得自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九、汽车自媒体是什么职业?

汽车自媒体是一种以汽车技术、产业、市场等相关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自媒体形式。汽车自媒体可以包括汽车新闻、汽车测评、汽车维修保养、汽车文化、汽车生活等内容。汽车自媒体的从业者一般被称为汽车自媒体人,他们负责创作、编辑、发布和推广汽车自媒体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汽车自媒体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汽车技术知识、市场洞察力和运营能力,以便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质量的汽车自媒体内容,为自己的品牌和平台打造美誉度和影响力。

十、如何分析自媒体的传播效果?

一、问题提出

  加强科学传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基础性的社会工程。2002年6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综合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专栏、专版”;《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大大众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大众媒体要设立科普类专题、专栏、专版或频道,增加播出时间、版面,提高质量和水平”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也反映出政府对于科学技术普及和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对于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的评价主要关注的是“数量”的多少,而对于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力,以版面、篇幅、时长等的多少进行评价应该只是一个方面,而更要重视传播的质量、效果和可持续性。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正在日益提高,相应地,公众对有关科技知识的需求也在增长,因此大众传媒也要注重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受众对科学技术相关信息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不仅是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需要,也是有关媒体自身价值能够持续增长和获得持久利益的保证。

  二、科学传播与受众理论

  (一)关于科学传播

  对于作为公益事业的传统科普,田松(2007)认为,其目标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实现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受益者首先是国家;吴国胜(2000)指出,传统科普是单向传播的过程,不利于公众平等参与、互动和表达自身的诉求,所以应用“科学传播”取代“科学普及”;刘华杰(2009)提出了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即:自上而下 “教导”型的“传统科普”(中心广播型)、自上而下“公关”型的“公众理解科学”(欠缺模型)和“科学传播”(民主模型),三种模型又分别对应了政府立场、科学共同体立场和公民立场并将走向多元化的共生。翟杰全(2007)从科技传播的角度曾指出,科技传播要引入受众分析理论,要反映和回应社会现实发展诉求。

  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大众媒体的科学传播应该是一项为目标受众、客户、合作伙伴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制作、传递和沟通科学技术信息,以不断发现和满足目标受众需求为中心,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增长、获得长远发展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活动。

  (二)关于受众理论

  对于国内外受众研究理论,邵培仁(2000)归纳为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个人差异论”;以社会学为基础并重点强调社会群体特征差异的“社会类型论”;突出“生活圈”对信息接收影响的“社会关系论”;以受众需要为中心的“满足需要论”和强调平等、互动、参与的“社会参与论”五种。观察上述理论,由于“个体心理和认识结构差异”难以客观测量和判断,因此“个体差异论”在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受众方面缺乏实际运用的条件;“社会关系论”和“社会参与论”突出了媒体受众关系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平等沟通、双向交流和鼓励受众参与,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社会类型论”反映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和工资水平等特征和差异,通常用于媒体受众分析以及定位的选择,这是“满足需要论”的前提,毕竟任何媒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只能以满足特定群体(目标受众)的需求为中心。

  媒体受众的需求可以通过偏好显示出来,研究不同类型受众的偏好特点,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更好地满足其需要、提高的受众价值,同时也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科学传播。

  三、实证分析

  (一)问题选择与相关数据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互联网(26.6%)等,由此可见,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便于反复阅读等优势报纸是科学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次研究选取发行量多年位居北京地区首位的某综合类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为该报涉及国内外科技新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科学传播方面内容的相关版面。分析所用数据在北京益派咨询公司2008年7月~9月对该报版面阅读率的调查结果基础上整理而成。

  (二)偏好测定

  1.测定方法选择

  测定目的是,揭示不同类型读者对于该报内容上涉及科技信息的多个版面的偏好(喜欢阅读)倾向。同时,从列联表来看,定性变量较多(5个),因此选择采用“对应分析”工具。通过对应分析,可将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偏好与相应的版面对应,并在定位图中直观地反映出来。

  2.结果检验

  表一是对应分析的核心结果。由于受众特征变量为20个,版面变量为7个,因此提取的惯量数为7-1=6个;Sig值<0.05,相关关系显著。前2个惯量合计已经解释了各类别差异的78.8%,损失信息较少,实际运行中提取2个因子是可行的。

  (三)结果分析

  对应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社会类型的读者具有不同的阅读偏好。在表2中呈现出3个明显的集中对应区域。

  对应分析的结果同时显示:B、C两个区域中的读者类型与国内新闻和本地新闻两个版面对应关系也较近,反映出一定的阅读偏好倾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类型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读者与国际新闻版面对应关系明显较近,对该版面的偏好程度较高;自由职业者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类型对各个版面无明显偏好;作为科技信息传播主要版面之一的文教新闻版,恰恰是“冷门版”,除与无业及离退休人员类型相对比较接近外,与其他各类型读者距离均较远。

  综上所述,综合类都市报读者的年龄、学历和职业等构成比较复杂。对于不同的生活、工作特点和知识背景的受众群体,科学传播内容的选择、传播模式的运用均应充分结合受众的偏好特点。传播力不等于影响力,脱离受众偏好的“传播”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可根据读者对于版面的阅读偏好,在报纸头版和要闻版面(这两个版面集中涵盖了60%的读者特征)以清晰、简明和富有吸引力的形式,对报纸中出现的关于科技新闻、科学方法或其他科学文化思想等内容加大“导读”力度,引导广大读者对该类信息的关注。

  第二,对于女性读者偏好程度高的健康周刊要提高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这种“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模型,一方面有助于读者了解科技领域的新进展、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由于信息内容的提供者(科学共同体)特定的利益“立场”而可能出现的“误导”,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科学信息来增加读者对该版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三,对于公司高层管理者重点关注的国际新闻版面,可有意识地加大全球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力度。

  第四,文教新闻版虽然“冷门”,但仍可以满足读者“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也有助于维护原有的读者群体和扩大报纸的影响力。

  第五,较之“数量”,对科技传播社会效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其“效率”;同时,综合类报纸应关注受众偏好及其背后的潜在需求,积极加强外部合作网络建设,将更丰富的科学信息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六,结合科学传播“三种模型”的递进规律来看,大众传媒从“传统科普”开始,到吸引“科学共同体”参与的“公众理解科学”,再到吸引受众互动和平等参与的“有反思的科学传播”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读者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参与科学问题讨论的能力和愿望也将逐渐提升,因此,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综合类都市报应注重开辟读者参与的渠道和鼓励读者的参与热情。这有利于实现媒体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增长。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