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范仲淹的嗜好?

时间:2025-04-17 来源:otovc.com

范仲淹

宋太宗端拱二年范仲淹出生在河北真定府(石家庄),在出生百日之后随家人去到苏州,其父亲范墉当年是跟随吴越王钱俶一起降宋的,历任成德、武信、武宁节度使掌书记。

在范仲淹不到两岁时,他父亲便病逝了,由于没有收入来源,他母亲只能带着他改嫁到了山东淄州,继父名叫朱文翰。

小时候的他只知道他叫朱说,并不知道亲生父亲姓范。

范仲淹这个人是个耿直的人,换句话讲就是一根经,这之后能在他的仕途上展现出来,但是现在我要说他一件小时候的事情,从这件事情就能反映出范仲淹的耿直。

年少时的他经常到离他家不远的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

每日早上僧人们便能远远听到范仲淹朗读的声音。

据说当时的范仲淹日子过得特别清贫,他每天晚上会将两升小米煮成粥,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这粥就凝固了,然后他将粥切成四块,早晚各两块在加上一些简单的腌菜度日。

这便是断齑画粥的典故。

看到这个故事各位可能会觉得他母亲可能嫁的不怎么样或者是他继父虐待他,其实他继父朱家在当地是个富裕的家族,所以他小时候是完全可以衣食无忧的,这一切都是源于范仲淹本人的固执和耿直,这也是后来再《岳阳楼记》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体现。

他也同样将这种固执用在了读书上,年少的他走遍长白山读遍了他能找到的所有书籍。

直到他年将二十的时候,他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他的内心起了波澜,于是背起行囊准备离家自立门户。

这个按照常理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毕竟养父养了自己二十余年,亲生父亲他都没有记忆,凭借对范仲淹这个人的理解来说他是个性格好强且固执的人,即便是养了自己二十年的养父,他也不愿意留在不是本姓的家中。

从此以后他就从朱悦改名为范仲淹了。 南京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二十三岁的范仲淹带着自己的求知欲来到了书院门前。

当然范仲淹带来的不只是自己的求知欲还包括他的固执,离开朱家的范仲淹没有了经济来源,所以他将断齑画粥的习惯也带到了书院中,每日还是以白粥裹腹,当这里的富家弟子看他这样可怜便将自己的食物拿来给他,他却一口不吃。

你不吃别人的东西,别人不会当你是客气,只会当你是傻帽,于是送他食物的人便怪罪起他来了说他这行为是属于不识抬举,他却告诉别人:”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就这样这个贫穷且固执的书呆子,成了应天府书院中特别的存在。

2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