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焚书坑儒证据?
2000年以来,焚书坑儒成为秦始皇是暴君的最大证据。然而,如果翻开历史书细心了解的话,就会发现,秦始皇焚书坑儒并不严重,真正的元凶其实是大英雄项羽。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这段话,主要是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想要知道秦始皇是不是背黑锅,那么有两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坑儒
坑杀“犯禁者”,这件事说不清。有的人说是术士(方士),欺骗或闹事的术士,有人说儒生,反正现在很难搞清楚。但笔者认为,估计既有术士也有少量儒生,术士居多,因为秦始皇被术士的长生不老戏弄了。
焚书
秦始皇下令焚的是哪些书?按照《史记》记载,主要是“诗、书、百家语”、“《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民间私藏的《诗》《书》等”,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不烧。
这里面存在一个误会,即真正要烧掉的是:六国历史中非议秦国的,其他要烧掉的是民间藏书,但这些藏书都要在政府留备份。秦始皇和李斯还没有愚蠢到彻底毁灭文化的地步。
后世大儒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呢?说来可笑,很多大儒并不认为秦始皇坑害了儒家。
南宋大儒朱熹说:“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秦王朝虽然焚书,但依然有备份。
明朝学者袁宏道《经下邳》云:“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
清朝学者朱彝尊:“秦本坑乱道之儒而非圣人之徒。”
鲁迅指出: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
如果有备份的话,后世为何不用呢?那是因为千古悲剧大英雄项羽的一把火,彻底把古书毁掉了。
据说,项羽其实非常凶残,生性暴戾。从他坑杀秦军俘虏就能看出。率先进入咸阳之后,抢金抢银抢美女,后来还屠城,最后还放了一把火,大火三天不绝,将宫室烧毁。
大火之中,成千上万的珍贵藏书,绝大多数都是孤本,就此付之一炬,从此绝迹。后来书籍如何复原的?靠老人记忆(所以古书有不逻辑之处),靠偶尔逃避灾难的藏书,还有考古复原。
项羽如此作为,和刘邦的“约法三章”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关中宁可支持刘邦,也不支持项羽是有原因的。
宋代史学家郑樵,“秦人焚书而书存,诸儒穷经而经亡。”“所谓诗书之焚,乃学者自焚也,非秦皇之过也。”郑樵认为,当时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曾整理书籍,或许也能说明咸阳有很多备份的事实。
因此,清朝大文豪刘大櫆毫不客气的指出,“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