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一、重阳节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二、重阳节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重阳节和东汉时期的恒景这个人物有关。
关于重阳节,在我国一直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恒景的父母被瘟疫夺走了生命,他自己也差点因为瘟疫而死,在他病好之后,就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出去学艺,好为百姓除掉瘟魔,经历了千辛万苦,恒景终于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强的仙人,仙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教给了恒景武艺。
有一天仙人告诉恒景,明天就是九月初九了,瘟魔又要出来了,现在你已经学到了本领,可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人还送给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盅菊花酒。回到家乡之后,恒景按仙人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瘟魔出来之后,因为害怕茱萸香和菊花酒气,所以不敢上前,恒景趁此机会杀死了瘟魔,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了。后来,重阳节登高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了。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对重阳节有着一些特殊的情感,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重阳节的时候,除了登高,民间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比如喝菊花酒、赏菊、吃重阳糕、踏青等等。
到了现在的社会,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成为了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每年重阳节的时候,会有许多的年轻人到敬老院看望一些孤寡的老人,给他们送上一些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表达自己的关爱之心。
重阳节现在就成了老人节了。
三、历史人物对联历史人物对联集锦?
仲景拾柴熬汤药华坨开脑沉头疼(自创)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宋,文天祥)
四、重阳节资料?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今又成为中国老年人的节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赏菊、放风筝、吃重阳糕等习俗。
九、久相连,高、糕相谐,均含有万事皆“久”、皆“高”之祈福意。
五、重阳节笑话?
重阳节那天,老王打开手机,一条短信当时就给他造懵了:祝老二快乐!
老王刚要删除,老伴一把把手机抢过来,看了一眼,大骂:你个老不死地,退休这么多年了,还有人惦记着你老二快不快乐!
这是,手机铃声响起,是单位里一个老部下打来的:对不起,局长,不好意思,刚发的短信本想写祝二老快乐,不巧把“二老”打成了“老二”!
老王松了一口气!
六、重阳节寓意?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七、重阳节诗词?
关于重阳节诗词有:
1.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出自明代齐之鸾的《九日登清水营城》
2.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野菊》
八、重阳节要素?
经查阅,重阳节要素应该是
一、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二、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三、重阳节又称为“茱萸节”。 茱萸雅号“辟邪翁”,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总之重阳节有六大要素: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九、重阳节儿歌?
我常爱在重阳节登高
远眺到千里遙遙
不怕那群山云雾缭绕
看見了故乡的新面貌
啊~故乡啊~故乡
我在向往着你呀
向往童年走过的那座小桥
我常爱在重阳节登高
滾动着起伏的心潮
不是那远方雨丝淼淼
是眼睛被泪水模糊了
啊~故乡啊~故乡
我在思念着你呀
思念绿荫覆盖的那条小道
啊~故乡啊~故乡
我在思念着你呀
思念绿荫覆盖的那条小道
十、重阳节几号?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 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活动有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吃面等。1、登高: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2、吃重阳糕:以片糕搭在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3、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4、插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5、吃糕吃面: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则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