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堤苏堤杨公堤的解释?
白堤:
东起断桥,西接孤山,全长987米,宽33米,是西湖上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堤,最迟唐朝就已建造,南宋时归属孤山路;明朝后期又称十锦塘;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曾在西湖修筑湖堤,他的西湖诗篇中又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名句,因而从清朝起通称这条古堤为白堤。人们都说,这是因为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主持修筑了这一条堤岸。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期间,的确曾经主持修筑过一条堤岸,但不是这一条。它位于旧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曾经被称为“白公堤”。但是,那一条堤岸由于城市地理的变迁,今天已经无迹可寻了。
现在这一条“白堤”,并非“白公堤”的简称,而是“白沙堤”的缩略。“白沙堤”是唐朝时的名字,同时它还被叫做“沙堤”;到了宋代,又有“孤山路”、“十锦塘”等名称。“白沙堤”虽然也修筑于唐代,当初是为了储蓄湖水用于农业灌溉,但是时间显然早于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从白居易一首诗《钱唐湖春游》:“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看,他在杭州西湖的活动,主要范围似乎是孤山以西,今天曲院风荷一带。白沙堤并非如今天这般游人如织,而是相对比较荒凉的地方。不然,白居易也无法在那里骑马驰骋。总之,“白堤”的修筑,跟白居易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苏堤:
南起西湖南岸南屏山麓,北抵北岸栖霞岭下,全长2800米,北宋苏东坡以浚湖葑泥堆筑。南宋时,堤上建有大批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金碧错杂,宫廷与民间艺人在这里表演杂技节目。三四月间,春风吹拂,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沿堤自南而北依次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六座石砌拱桥。南宋以来直到今天,苏堤春晓一直位居西湖十景之首。 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手。
可见,西湖的两条名堤,得名之由,一条是移花接木,一条则是以偏概全。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白居易、苏轼都是不错的地方官,都曾经有过造福一方的德政,令当地百姓念念不忘;
二、白居易、苏轼都是著名的诗人(文人),当地人说着自豪,外地人听着神往,且都很容易记住,容易成为公众话题;
三、他们都有好几首脍炙人口的描写、表现西湖美景的诗词,游西湖、吟诵其诗词,很愿意他们以地方长官的身份有功于创造西湖美景。
换一个角度说:人们把两条堤岸当作两位曾造福一方的封建地方官的纪念碑。或曰:人们请两位著名诗人代言这一处举世无双的山水美景。
杨公堤:
始于栖霞岭,绕丁家山直至南山。系明正德三年(1508年)时任杭州知府的杨孟瑛疏浚西湖,用湖中淤泥堆筑于湖西山麓的一条长堤。后人为纪念他开浚西湖的功绩,称为杨公堤。堤上亦有六桥,俗称"里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与西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清朝以后,里湖逐渐淤塞,田桑扩大,杨堤被废。1947年,在杨堤的旧址上修筑西山路。2002年12月,"西湖西进"工程启动,杨公堤正在恢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