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苏轼的散文?
三苏祠坐落于成都南去二百余里的眉山纱縠行内。始建于北宋,明代洪武年间,人们为了纪念北宋文豪“三苏”父子,就地改宅建成祠宇,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
踏过瑞莲亭,百坡亭,披风榭,我在东坡坐像前驻足,凝视东坡悠然独坐于盘石上,岸帻宽襟、面带微笑,三绺胡须飘洒胸前,形态若仙,仿佛正与你谈古论今,其神韵如《前赤壁赋》所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是一代英才,诗词和散文在前人的优良传统下“变化纵横”,取得很高的成就。他自幼聪慧,7岁知书,10岁能文。嘉祐二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同榜考中进士,名震京师。
苏轼21岁离开眉山,除安葬父母返回外,再也没有回过这个地方。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而不失政治理想,官至翰林学士、端命殿侍读学士,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受到打击,又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一贬再贬,官越做越小。但他乐观旷达,倔强豪放。
“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他内心复杂矛盾而又随缘旷达,“此去声名不厌低”便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到任不久,他便忙着在黄州开垦了大片土地,耕耘收割,“东坡居士”的雅号在此得来。
在黄州这个时期,是苏东坡人生的低谷,但却是一生中创作的高峰,《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佳作流传至今,千古传诵。据说深受吃货喜爱的“东坡肉”也是这时琢磨出来传授给民众的。
他的诗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自己从30里之外劳作的沙湖回黄冈的情形,途中遇雨,同行人没带雨具,皆现狼狈相。“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似乎也隐喻了东坡独自在风雨人生中策马前行,渐行渐远的命运沉浮。
苏轼的一生历经坎坷仍坚守为民情怀,所到之处,无不励精图治,造福当地百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杭州筑堤、徐州抗洪、惠州引水,到处都传诵着他的功绩。河北定县现在还流传着他为推广新式农具所编撰的《秧马歌》;古儋州的少数民族,也曾接受过苏轼语言、文化的传播。
苏轼虽然在政治境遇中险隘重重,但在文学创作上却硕果累累。
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0多首诗,300多首词和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苏轼的诗歌清新自然,妙趣横生,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代表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等。
苏轼的词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和技巧都进行了大胆开拓与创新,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开一代豪放词风。其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皆为传诵名篇。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的书法颇得家学真传,卓有成就。《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忠观碑》《柳州碑》为三苏祠馆藏四大名碑,碑文为楷书,扁阔中肥,俊秀端庄。他的行书碑帖,楚颂帖,书风凝重厚实,豪迈雄逸,姿态横生。黄庭坚评东坡文云:“笔圆而韵胜,兼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明,本朝善书,自当推公为第一。”
他是文人画的开创者,善画枯木丝竹,兼擅人物花鸟,尤善画佛,以画竹闻名,是湖州墨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墨竹,运笔清拔,英风劲色,使人应接不暇,枯槎寿木,丝竹断山,放笔直取如入风烟无人之境。现存的有《枯木竹石图》《潇湘竹石图》,为世人瞩目,被列为国家珍宝。
三苏父子居功至伟,贡献卓著,尤其是苏轼,才华横溢,雄视古今。苏轼的一生,从眉州到京城,从京城到黄州、杭州、惠州、儋州,忧心世间疾苦,把心中的悲欢都化作万古流芳的诗稿,洒在大宋江山的蒙蒙细雨里,“一蓑烟雨任平生”,在苦雨凄风中踽踽独行。他走成了旷达洒脱的凛然正气,走成了诗书文章的千载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