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诗仙是谁?
刘伶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州)人,魏晋时期诗人。
刘伶饮酒的传说大概应首推“杜康造酒醉刘伶”,杜康是酒的创始人,是酒圣,而刘伶专喝他的酒。他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蔑视传统“礼法”,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
贺知章
贺知章,浙江绍兴人,少年即以诗文成名,武则天时期,高中状元,是浙江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状元郎!贺知章生逢盛世,而且仕途一帆风顺,性格旷达,没有那种愤世嫉俗、身世悲凉的哀叹。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水井底眠。”
醉后骑马,晃晃悠悠,如乘船浮水,那份悠然自得,非达到如此境界者不能体味;醉眼昏花,跌落井中,却全然不顾,且在水底眠宿。这两句诗却真真切切写出了贺知章那种刘伶式的“但得饮酒,何论死生”的旷达。
李琎
李琎,初名嗣恭,又名淳,唐汝阳王,加特进赠太子太师。为唐睿宗李旦之孙,让皇帝李宪(原名成器)长子,唐玄宗李隆基之侄。
汝阳王李琎:“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麯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先饮酒三斗,然后再去朝见天子,此人身份绝非寻常,非皇亲国戚不敢为。原来,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儿,爵封汝阳王。贵为侯王者,方敢带醉“朝天”,而且上朝的路上看见运酒车,禁不住垂涎三尺,恨不得请求皇上将自己改封到酒泉城中为王,因为酒泉即因地下蕴藏有酒而得名啊。
李适之
李适之,原名李昌,字适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
左丞相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为饮酒,不惜日费万钱;开怀畅饮,犹如巨鲸张口,吸纳百川之水;且只饮清酒(“圣”),不沾浊酒(“贤”),一任孤傲清高。
崔宗之
崔宗之,名成辅,以字行,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第三房,唐玄宗宰相崔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
名士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青春年少的男人,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举杯痛饮,昂首望天,白眼对人,皎如玉树,临风独立。关于白眼,用的是魏晋时名士阮籍的典故。阮籍为人清高,又蔑视礼法,爱憎分明,“能为青白眼”。本传记载,说他“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志同道合的好友,“乃见青眼”。所以“举觞白眼望青天”,既是一个形象,又是一种精神。
苏晋
苏晋,唐代诗人,开元十四年,为吏部侍郎。知选事,多赏拔。终太子左庶子。
佛教信徒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以文章知名当世,曾得澄慧和尚的绣弥勒佛像一面,非常爱赏,说:“是佛好饮米汁(酒),正与吾性合,吾愿事之,他佛不爱也。”可见,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姑且一醉方休,哪怕因此而逃禅逃课。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酒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不饮则已,饮则一斗;不吟则罢,吟则百首,斗酒诗百篇,诗酒自结缘。长安市上,酒肆之中,醉卧着一条傲骨汉。哪管他皇上下诏,任凭他天子呼见,不上车,不上船,这人道:“休怪为臣散漫,臣原是天上诗仙、酒仙下凡!”美哉,这就是李白,一个傲岸不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一个飘然若仙的李白!
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
大书法家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在唐代,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一起被称为“三绝”。一位书法家,三杯酒下肚,便豪兴大发,宽衣脱帽,号呼狂走,泼墨挥毫,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但见笔走龙蛇,纸卷云烟。所以,张旭又有“张颠”的雅称。
焦遂
焦遂,唐朝人,平民,以嗜酒闻名。
焦遂酒量极大,非五斗以上无醉意。无奈囊中羞涩,每每喝酒都是别人买单。既然是去“蹭”酒,喝人家的嘴软,在酒友们面前自然有些自卑,所以平日里少言寡语。但五斗酒之后,微有醉意,便卓然显出论辩的才华。振振有词,高谈阔论,见解独到,出人意料,满座皆惊。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作为唯一一位女酒仙,心情不好要饮酒作词:“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赏花饮酒要饮酒作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朋友交往要饮酒作词:“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友。”有了妙句要饮酒作词:“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思乡情浓要饮酒作词:“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离别伤怀要饮酒作词:“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就算是是闲来无事,伤春悲秋也要饮酒作词:“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