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关于平凡名言? 与于敏合作的科学家叫什么?
一、于敏关于平凡名言?
1、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于敏
2、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否则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于敏
3、我自幼对民族所受欺压有切肤之痛,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于敏
4、如果说我这一生有遗憾的话,那应该是两个,一是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这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是很大的遗憾;二是因为工作太忙对孩子们关心不够,没有将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所建树的人。——于敏
5、我们当初是为了打破核垄断才研制核武器的。如果丧失了我们的威慑能力,我们就退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就要受到核讹诈。但我们不能搞核竞赛,不能被一些经济强国拖垮。我们要用创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打破垄断,以保持我们的威慑力。——于敏
6、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是某些核大国的核战略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是威慑性的,现在则在考虑将核武器从威慑变为实战;二是某些核大国加紧研究和布置反导系统,防御了对方的威慑,就成为新的垄断。——于敏
7、我虽然在国内是一流的,但没有出过国总是一种遗憾。如果年轻时能够出国进修或留学,对国家对科学的贡献或许会更大。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于敏名言
8、我这一生在和别人的交流方面有无法弥补的欠缺。博学,就必须交谈,交谈就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是‘半导体’,必须双向交流。但从我所从事的工作来讲,和外面接触总有一个阀门,因此交谈起来吞吞吐吐,很别扭。——于敏
9、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于敏
10、‘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于敏
11、虽然我搞了一辈子的核武器,但我极力反对使用核武器。——于敏
12、不能见多识广,哪能博学?不能交流又哪来考察的收获。——于敏
二、与于敏合作的科学家叫什么?
今年81岁的杜祥琬院士腰背挺直,风度翩翩,走起路来步履轻快,犹如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至今,他仍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和邓稼先、于敏等“两弹元勋”共事数十载,为我国氢弹实验立下汗马功劳;他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设计与核试验诊断理论研究工作,是核武器中子学与核试验诊断理论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也是“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将我国强激光技术带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于敏的事迹?
他隐姓埋名28载,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不为外物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坚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信条;
他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功勋勋章、“共和国勋章”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于敏!
四、于敏的品质?
1、甘于寂寞。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1960年,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2、土专家出大力。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五、于敏的搭档?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核物理学家,出生于江苏常熟,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六、于敏的导师?
1949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北大的第一批毕业生,他不但考上了研究生,还在北大留校当助教。
他的导师张宗燧先生一提起于敏,就会无比欣慰:“我教学了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在于敏读研期间,中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将美国打得节节败退,帮助了朝鲜,也让国人涨了志气。
可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却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为了让美国在朝鲜的战争中省钱,他们将要使用原子弹,还扬言中国的舰队是原子弹攻击的好目标。
七、于敏的故事?
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八、于敏的徒弟?
《功勋》里面于敏招的人是原瑾泓
剧中原瑾泓被于敏招进氢弹研究小组后并没有辜负于敏对他的期望,原瑾泓在小组里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发现了研究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并且竭尽全力去解决。
原瑾泓非常出色,于敏接触了他后一下就相中了,于敏对原瑾泓的评价很高,他说原瑾泓是“天赋异禀,另辟蹊径”。
九、平凡的世界高敏哪章?
平凡的世界是由陕西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而高敏则是跳水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两者之间没有联系,自然也不会出现在平凡的世界的小说的章节中。
十、于敏的形象特点?
国士无双、大国重器、氢弹之父,我觉得这些词用在于敏院士身上,都不足以概括其波澜壮阔的人生,其贡献之卓越,成就之闪耀,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科学家对国家的意义。
于敏隐姓埋名数十载,带领团队为中国的核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但让新中国摆脱了核讹诈的阴霾,更让中国人有能力自己制造先进的核武器,立下了可谓不世之功。 但是这一切,直到他72岁时才被世人知晓。
于敏从未出过国,但研究水平极高,钱三强对他有着很高的评价,说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之前即将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子核理论领域的学术成绩要放弃了,要从零开始研究氢弹理论。
从基础研究奔向更高难复杂的方向,要牵扯科学技术、工程等多方面学科,挑战不可能。
要远离家人,做好保密工作,为祖国的事业而奉献终身。在爱国之心面前,这一切的困难都不足畏惧,于敏当时就答应说:我转。这是一次大转行,从此开始了远离家人、四处奔波、呕心沥血的艰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