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官服,又名章服,泛指我国古代皇帝、后妃、王公贵族、各级官员,按章规定,籍以明辨是非等级的服饰。官服制度,是伴随着阶级分化而诞生的,从奴隶社会诞生到封建社会发展至顶峰,虽朝代更迭不断,但官服制度作为等级阶层分辨的重要工具,却始终发展和传承,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官服的产生,是我国历朝官服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是在坚守满族文化制度的基础上,参照汉族服饰制度加以设计,如此既传承了汉族服装制度中的特点,又不失满族的习俗礼仪。
我国古代官服制度 衣为上,上则天,天则尊;裳为下,下则地,地则卑。——《后汉书.舆服下》
我国官服制度的历史要追溯到尧舜时期,由于等级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对应的服饰也产生了等级分明的区别。社会阶层制度就是天子为上,庶民为下,天子与庶民的关系亦对应着衣和裳的关系,上下不可颠倒。在“名位不同、礼教异数”的社会制度里,这种天经地义的认知也被记为法典礼仪,不容更改,相对应的阶级服装制度也由此诞生。
我国自奴隶社会起,上至天子下到庶民,衣、食、住、行,都形成严格的规定,西汉时《礼记》成文也形成了文字记载,这也是我国历代王朝相延续、流传的礼制中一种明辨等级,区别尊卑、区别官阶的制度准则。各朝代的官服制度,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官服制度也成为封建社会巩固统治者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
清代官服制度 清代官服制度是结合满汉文化制度的特色,传承与创新的产物,既保留了汉族服制中的某些特点,又不失其本民族的习俗礼仪。诸如保留中国传统的十二章纹(十二种传统图案)作为衮服、朝服的纹饰,以绣有禽兽图案补子作为文武官员职别的标志,废弃以滚冕衣裳为祭祀服装,以宽袍大袖的绛纱袍服为朝礼之服,以通天冠、粱冠等冠、帽为官帽的传统官服制度。形成了满族色彩的冠冕服装制度。
1、 顶戴花翎
清朝官员佩戴的礼帽上有顶珠和花翎,顶珠和花翎,是区别官员品级的标志,也是“标识品序”的办法。顶戴又称“顶珠”, 也就是冠顶镶嵌的宝石,冠上的顶珠颜色和材质的不同,对应官员的品级的不同。一品官要用红宝石,二品用红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等到了乾隆皇帝以后,这些“顶珠”基本上是以玻璃代替。冠上无顶珠者,意味着无品级,又称“未入流”,满洲贵族没有品级官职的也没有顶珠可带。
花翎是插戴在朝冠或吉服冠上的,因与顶珠相联,统称为“顶戴花翎”。只有顶戴与花翎配在一起才表明“功名”圆满。花翎是指带有“目晕”的孔雀翎,又俗称“眼”。清初,花翎并不代表品级,只是荣誉的象征。顺治十八年时才对此作出规定,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带花翎,只有贝子以下,才可以戴,并且还明确规定,贝子应戴三眼花翎,国公应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员可戴单眼花翎,六品官员以下,一律戴无“眼”的蓝翎(鶡的羽毛)。
2、服饰
乾隆初年,服装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并绘图加载到清代《会典》之中。皇帝、后妃、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所穿用的官服,除了日常服及出行用服以外,基本上被分成了三大类,即礼服、补服和吉服。
“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经》
其中补服是礼服的一种,也清代文武官服中最重要且最常见的一种。以胸前和背后的补子图案加以区分官职与官位的不同。《大清会典图》有规定,文官图案绣禽鸟类,武官图案绣兽类。其中,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 ,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3、朝珠
朝珠与朝带,是清朝礼服中的佩饰,除皇家成员外,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可挂朝珠。但军机处、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所属的官员,不按品级皆可挂朝珠。此番既有装饰作用,应当也有宗教信仰的成分。朝珠共有一百零八颗,以四颗大珠将其分成四分,名“分珠”,代表四季,朝珠也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标志之一。
清代官服也如历代一样,是“人分五等,衣分五色”产物,是封建社会对统治制度的维护手段之一,清代的官服制度的形成是与满族的民族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吸纳汉族服饰中的元素发展传承而来。 清代官服的继承与演变,说明了清代不单继承了汉族在历史上衣着的长处,而且将民族特色保留下来。经过继承、改造、创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中原文化的结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