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记录表征是什么?
一、幼儿园观察记录表征是什么?
就是①幼儿在家表现、②幼儿在家吃饭情况、③幼儿在家睡觉情况,就是幼儿园家长观察记录表的具体写法了,接下来我们详细的看一下具体内容吧!
①幼儿在家表现:家长在记录孩子的表现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下在家的一个具体表现,因为很多小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是完全的两个概念,所以的话,对于正常的家长观察记录表来说。
二、幼儿表征是什么?
1、幼儿园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2、幼儿表征是运用语词、艺术形式或其他物体作为事物的象征或代替物,它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是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幼儿的表征行为对于读懂幼儿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了解幼儿的表征行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幼儿表征记录的意义?
“记录与表征”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经验之一,是幼儿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和能力。孩子的记录表起到了以下三个作用:
第一,幼儿在了解科学经验的过程中,便需要及时的记录与表征,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将为幼儿的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帮助幼儿进行正确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记录与表征”是幼儿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基于此,教师则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融入记录表征,使之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第二,“记录与表征”帮助幼儿确立任务意识,促使幼儿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现象的变化。探究过程中融入“记录与表征”,帮助幼儿了解需要记录哪些重要的信息,能够让幼儿树立明确的任务意识,避免了操作过程的无目的性和无意性。在记录目标的驱使下,幼儿才能将关注的内容从对材料的兴趣和操作本身转移到探究的过程上来,从而增强幼儿活动的有效性和过程性。
第三,“记录与表征”引发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思考,发挥幼儿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记录表征内容的呈现即探究任务的明确,能够帮助幼儿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观察点,幼儿的思维便有了一个落脚点。带着记录的目的,可以提醒幼儿应该记下些什么内容,记在哪里,什么时候要特别仔细观察,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釆用什么方式怎么记。这便在无声中激起了幼儿主动的思考。
四、幼儿表征的方式有哪些?
、语言:由于幼儿语言能力可能尚未发育完全,部分幼儿虽然可以讲述完整的句子,但是逻辑关系能力可能还不强。因此,需要结合幼儿的前后语句,以了解其需求;
2、图画:幼儿的想象力较为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水平欠佳,其需求和想法也多通过图画方式进行表达;
3、肢体:因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其相应的肢体语言较为丰富,幼儿也较为喜爱运用肢体语言。比如对某个物品存在需求时,可能通过手指、触摸等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而情绪变化时也存在相应的肢体动作。因此,应该学会鉴别幼儿肢体语言信号,从而了解幼儿的想法;4、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幼儿也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和不同的想法。比如高兴、兴奋时,眼神有光彩,而愤怒、不开心时,眼神也相应地表现出灰暗的状态。
五、如何理解幼儿的表达表征?
幼儿表达的方式和形式比较简单,且常常是非语言性的,比如说哭、笑、咿呀学语、动作等等。这些表达方式虽然不够复杂,但是仍然可以传递出幼儿心理内在的感受和情绪。因此,理解幼儿的表达表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动作: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动作,可以看到他们对环境和人的反应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从而推测出他们的情感状态和需求。
倾听幼儿的语言和声音:虽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太成熟,但是可以通过他们所发出的声音、咿呀学语或者简单的词汇,来推断出他们表达的意思和心情。
理解肢体语言:幼儿的肢体语言也可以传递出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例如,当幼儿打哈欠、揉眼睛等行为时,可能表示他们感到疲劳或困倦,需要休息。
理解幼儿的情感和需求:在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时,需要理解他们的意图,并尽可能给予积极和关心的回应。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幼儿在成长中更加健康、快乐。
总之,理解幼儿的表达表征需要多方位观察、倾听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需要注意引导幼儿逐渐发展语言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表达。
六、中班幼儿表征方式有哪些?
幼儿的表征方式包括语言、图画、肢体、眼神等方式,幼儿可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能够较为清楚地表达自身需求。因此,要及时识别幼儿的需求,尽快回应。尤其是语言表达偏弱的幼儿,图画、肢体、眼神等表达方式更为常见。
七、幼儿绘画表征怎么写?
绘画表征是一种自我呈现的过程,也是幼儿同伴间互相了解、共同进步的有效渠道。
绘画表征的图像语言,呈现了一幅幅童真稚气却丰富多彩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我们进入精彩纯粹的孩子世界,了解一个个生动的个性形象,在此基础上,对于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读懂孩子们的语言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搭起适宜的支架,支持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
八、幼儿园表征画评语?
有:耳目一新,栩栩如生,五光十色,五彩斑斓,构思新颖,构思独特,想象力丰富,图案逼真,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生机盎然,妙不可言,妙趣横生,独具一格,引人入胜,色彩和谐,意趣无穷。等这些都是幼儿园表征画评语。
九、小班幼儿观察蚂蚁观察记录?
今天,我又兴致勃勃地来到蚂蚁洞旁,看见它们熙熙攘攘地往来。
蚂蚁站成一排排的,正准备做操了。忽然,蚂蚁队伍乱了套,纷纷散开,它们跑着跑着,不断地左冲右撞,一只庞大的蚂蚁撞到了一只娇小的蚂蚁,那只娇小的蚂蚁眼泪争先恐后地落了下来,怎么办呢?那只娇小的蚂蚁再也爬不动了,一大群蚂蚁拥过来,抬起娇小的蚂蚁就向远处走,它们的嘴里不停的在安慰小蚂蚁,小蚂蚁感恩不已,连声说谢谢。我的目光顺着蚂蚁走的路探索,我看到了蚂蚁的团结互助,友好的品质。我更在那里得到了许多!
我漫游了整整一上午,直至太阳公公笑得更猛的时候,我的心才收回来。
看到它们这样团结友好,我完全迷惑了,到底在蚂蚁的脑海中蕴藏了多少智慧?蚂蚁究竟有多少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是什么力量是它们这么团结呢?我完全沉浸在蚂蚁的海洋中了。
蚂蚁回家了,洞里传来一阵蚂蚁吃食的声音。我,在这智慧的海洋里返璞归真了(一)蝗虫和蚱蜢
“一件绿袍子,六条细细腿,腿上长满刺,一蹦三尺高”。嘿嘿,大家猜猜,这是啥?不知道吧,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害虫王国的“王爷”--蝗虫先生,因为我和它不是很熟,所以就把它和它的跟屁虫--蚱蜢带回来研究研究,我还为它取了一个有趣的未用名--“绿火车”。
“绿火车”的“车头”上有有两根灵活的“天线”,天线下边两只冒牌“千里眼”,金光闪闪,挺吓人的。跟它眼睛相配的是那四片可怕的颚,一动一动的,好像要吃了我似的。在这可怕的颚中间却又隐藏着一张可爱的“樱桃三瓣嘴”。在它的腹部还有一幅像铃铛似的图案,甭提有多古怪了,我想那可能是用来吓唬人的吧。“绿火车”最大的特点我还没说呢,那就是它那六条腿,其中四条前腿上各有一个圆溜溜的吸盘,还有八根尖尖的细爪子,而两条后腿上共有十个小吸盘,小腿上还有好多刺,仔细看,还真像一把把小锯子。
听妈妈说,蝗虫和蚱蜢个子虽小,但却都是超级大坏蛋,它们特爱吃稻麦,高梁,玉米等庄稼。被成群的蝗虫扫荡过的地方,辽阔的绿地会变成荒原,庄稼会被吃个精光,凡是它们咬得动的东西几乎无一幸免,这真是太可怕了。哼,坏家伙,现在我就把你关入“禁闭室”,绝食、面壁思过,看你还敢再做坏事!
十、幼儿园表征符号有哪些?
表征符号:小班幼儿主要以长短不一的线条、圆点、画圈等简单的符号象征性地进行记录;中班幼儿开始出现多元化符号的组合;大班幼儿的图画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已经呈现整体记录布局的思考。中班幼儿能将记录表证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地语言整合,比较连贯地分享自己记录中的内容;大班幼儿的表征带有个人主观性,他们已经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记、所思与所想,并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记录内容丰富性地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