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活动

为什么弘扬汉服的方式?

时间:2024-09-20 来源:otovc.com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传说它的基本样式从黄帝制衣裳时就定下来。从考古学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丝织业有着密切联系,据说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就发现早期汉服的原型。

不过汉服的文化含义直到周公定礼时才确定下来。实际上,中国诸子百家的源头号称是上古,实际上基本上来自周朝定下的礼仪,即周礼,尤其是“两家一书”(儒家,道家,易经)。周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极高,原因是中国在周朝就基本消灭神权思想,用礼(即人伦,也可说人权)来统治天下。西方直到启蒙运动才剥夺神权,建立人权社会。然而一直到今天,西方社会也没有根除以神权为代表的宗教思想。在这一领域,中国人应该值得为自己的文化骄傲。

我们常说周朝是礼乐文化。礼文化深入民众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以及日常生活。而汉服正是这一礼文化的物像产物之一。它和乐一起成为教化万民心向礼的一种手段。

春秋和战国是中国礼文化作为制度的瓦解期。作为一种制度,礼文化在战国时经过各国变法已经死亡,但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中,却将这种礼以哲学方式保留下来。由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题思想,绵延不衰。汉服也因此继续发展,直到清朝建立。即便是清朝政府要求全体国民穿满服,也有所谓的“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儒从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虽然汉服的样式得以通过一些特殊形式保留下来,但其文化性已经伴随着历史烟云消逝了。

正是汉服具有这样的先天文化价值性,使得汉服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服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乐文化的产物。所以在今天国学文化热的今天,汉服成为热爱传统人士的追求的服饰。首先是它很漂亮,别拘风格,其次也是它自身文化性质决定的。

正是汉服的礼文化性质使得今天我们提倡穿汉服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要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全盘西化”和“断绝传统”将使我们丧失我们自身民族性。中国有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原因真是基于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自身文化。今天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就要将提升本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作为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汉文化也应该得到振兴。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提倡汉服是“挖历史的垃圾”,是“一小撮狭隘民族主义者的行为”。对此观点,我不敢赞同。从汉服历史上已经鲜明可以看到,汉服是礼文化性质的,也是汉文化的精髓所在。既然五十六个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有提倡自己文化的权力,为什么汉族自己不能提倡呢?当然,不排除有些汉服爱好者的思想中确实有狭隘民族主义成分,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多半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对汉服的文化含义不太了解。

在汉服的兴起声中,有把汉服定为“国服”的声音。我从一开始到现在,都反对汉服定为“国服”。根本原因是,今天我们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礼仪服饰,我们应该一律平等对待并尊重,强调文化多元性。而强调“国服”无疑是要将专制的一元性重新强加到所有人身上,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始终赞同把汉服设定在汉文化的范畴内进行讨论,即用国学文化热中。所谓国学,即国粹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佛老思想为侧翼的学说。而汉服正是这一学说的具象形式,两者有密切联系,可以相互促进发展。而我们今天的中国早已是现代化国家,传统文化难以全方位展现中国的时代风貌,因此把汉服定位为“国服”是不可取的。而作为“礼服”,汉服则完全可以。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主张奥运会礼服采用汉服。礼服的目的是强调我们中国的礼仪文化。作为中国礼仪文化的具像形式,汉服正是展现这一文化的重要方式。礼文化正是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差别。如果我们试图向世界展现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那就非汉服不可。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中国的礼仪之邦的称号去掉,自己去创造现代文化。不过由于我水平有限,我还不敢挑战这个高度。

总而言之,汉服的推广和传播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但这一推广必须限定在国学文化(汉文化)领域,绝不能上升到政治高度。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