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活动

崔氏图腾有什么含义?

时间:2021-12-12 来源:otovc.com

崔氏图腾的图案是一个圆圈,中间是一座三个山头的大山,下面是一只短尾鸟。圆圈中的图案也就是古“崔”字的象形字。注释是“崔,以短尾鸟为图腾的大山纪历族人,淮夷分支。”事关我族之源,笔者对此有强烈的不认同。本文先谈谈东夷族的起源和演变,再淡谈崔氏的起源,然后探讨我崔氏属于远古哪个部落。

一, 东夷族的起源和演变

远古的时代,中华民族是由“西羌“和”东夷“两个庞大的族团组成。西羌大部分以蛇为图腾,东夷以鸟为图腾。逐步演变成以龙凤为图腾的中华民族。其他南蛮、北狄、东胡、百越等都是从这两个族团分出或混合而成。西羌族团的始祖是炎帝和黄帝,东夷族团的始祖是太昊(伏羲)和少昊。这四个支族的共同祖先就是传说中的华胥氏。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太昊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今甘肃奉安县北)”。说明那时是母系社会。太昊虽属西羌族团,但他东迁到燕山、泰山一带,与当地土著人结合,其一部分演变成东夷族团,另一部分为西羌族团下的炎黄族系。

东夷族团中,鸟夷是一个重要的支族,分布在燕山山脉至易水一带。这里古代是燕、雁等鸟类牺居和徒迁过往的地方,本地夷人以鸟为食,用鸟羽做衣服。按《说文解字》上讲“夷字从大从弓”,捕鸟必须长弓善射,“夷”也就是这样产生的。后来由于人口繁衍,食物减少,逐渐向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迁移。这一支又称“淮夷”。至今河南淮阳县还有气势磅礴的太昊陵。在东夷南迁中,逐渐形成以少昊为领袖部落联盟。皇甫谧《帝王世纪》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现在山东曲阜有号称“中国金字塔”太昊陵。后来与东进的炎黄部融为一体。部落联盟开始瓦解,促成了夏朝和商朝的建立,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现在山东大汶口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以及邳州大墩子文化、刘林文化、新沂花厅文化都属于东夷文化。

二,崔氏的起源

崔氏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庶子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季子让国另文论述)。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为:“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羌字从羊从人,表示族名;姜字从羊从女,表示族姓,他们都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说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风俗通》谓:“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来也居住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这里所记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动的地区。由于姜、羌同源,故《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姜姓部族很早就从羌人中分离出来,他们的居住地在羌人的东部,其经济生活也由游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据传姜姓部族的始祖为神农氏,或称炎帝。《说文解字》释“姜”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帝王世纪》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关于神农氏开始从事农业的故事在古代流传极广,可知以炎帝神农氏为始祖的姜姓部族,实为羌人中最先进入农业经济阶段的一支。

《国语•晋语》曰:“昔少典氏娶于有(足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姬两姓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他们不但世为婚姻之族,而且不断争斗,其中最著名的是蚩尤与黄帝之战,或曰炎黄之战,战争的结局以炎帝族失败与黄帝族胜利而告终。在史前时代,姜姓部族辗转四迁之地甚多。在历史的进程中,炎帝的许多子孙分为很多支系,变易为其他姓氏。

版权所有:成都黄安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蜀ICP备2021014069号-1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