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之最?
1.《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其作者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有“兵圣”的美誉,他留下来的唯一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历代研习兵法者必读之书,而且较早就有十余种文字的译本发行海外。《孙子兵法》竹简的出土也为为孙武、孙膑正名,给了怀疑其真实性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孙子兵法》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在作战中经常阅读;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战略专家根据《孙子兵法》,提出改善美苏关系的“孙子核战略”,《孙子兵法》还成为美国、日本等国企业家进行商战的必读之书。
2.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书法帖本。原本为行草墨迹,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这是颜真卿侄季明与其父杲卿于至德元年(756)间殉安史之乱后,颜真卿于乾元年(785)祭侄灵前,在极度悲愤中写下此稿。此稿意不书而在天机自动,以篆法入行,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如苏东坡所说“书法无意乃佳”,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3.渎山大玉海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是镇国玉器之首,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国宝排名第七。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下令制作的,其目的为反映元代国势的强盛。其雕琢装饰继承和发展了宋金以来的起凸手法,随形施艺;俏色处,也颇具匠心。渎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4.北京人:五十万年前的祖先
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为世界人类史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北京西南有一座石灰岩的小山。采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发现化石。老百姓称之为龙骨,并将它们卖给中药铺。1918年,来华担任矿政顾问的瑞典人安特生偶然来到龙骨山。1926年,外国学者们证实,安特生等人1923年发掘出的化石中有一颗原始人的牙齿。这一发现震撼了世界科学界,沉睡了50万年的北京人化石终于被发现了。
1927年,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代表中外双方签署了系统发掘周口店的协议,经费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1929年12月2日下午4时许,太阳落山,寒意袭来。在昏暗的烛光下,有人忽然大声叫了起来:这是什么?人头!主持发掘的专家裴文中激动地将其亲手取出。
5.定陵:地下宫殿的辉煌
1956年,发掘定陵的工作正式开始,一座神秘辉煌的地下宫殿被打开。得到珍贵文物的同时,考古学界也得到了许多教训和启示。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考虑长陵太大,考古队提议先试掘一小型陵墓以积累经验。1956年5月19日,定陵发掘铲下了第一锹土。发掘从宝城南侧一处砌砖塌陷处开始,在打开两条探沟后,意外发现了一块上面刻有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小石碑。这一石碑是定陵建成又土封后,为在皇帝皇后一去世立即找到墓门而留下的指示标记。依石碑所指,第三条探沟挖成。1957年5月,正值发掘工作一周年之际,激动人心的场面出现了。石隧道的尽头出现了金刚墙。
6.淅川出土铜禁属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 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现藏河南博物院。
7.秦始皇陵墓里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一批青铜剑,又是一种举世无双的宝贝。这一批青铜剑共有19把,长度为86公分,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当初在挖掘青铜剑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当人们把陶俑抬起后,这一把青铜剑竟然神奇般在一瞬间反弹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