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国农历的三月初三是女儿节吗?
三月三是女儿节。
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
与日本女儿节的区别,日本女儿节也在三月三,又叫“雏祭”。因为旧历3月3日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有“桃花节”的叫法,是跟中国上巳女儿节来的。
但是不一样的是,日本给幼年的小女孩也过节,主要针对几岁的小女孩,中国则更侧重未出阁的妙龄少女,这天,大人开始装扮家中的小女孩,皆盛装打扮,由妈妈领着互相串门,头戴石榴花避邪求福。女孩互相请自己好的玩伴串门,外公家要送女孩好多玩偶,以多少来衡量门庭是否殷富。
女孩要把玩偶都摆上架子,同时附带梳妆台各种用品等器物,再在架子旁边插上桃花,挂上灯笼,并且人偶要换好多种服装,据说,这事从平安时代贵族少女流行给玩偶换衣服的游戏开始的,源氏物语里的紫姬幼年时就经常做这种游戏。
并且家里要载上桃花的盆景,摆法又各有不同,以桃花酿酒喝。无论娘家人赠玩偶还是赠桃花,都代表的是祝福女孩健康成长。长大后,这些都作为了女儿出嫁的嫁妆带入了夫家。并且这些玩偶,年年都要出来摆放。
扩展资料:
三月三也是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
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 [8]
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