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洞察

程伟雄:本土运动品牌赶超的机会在细分市场

时间:2021-07-13 来源:otovc.com

让本土运动品牌感觉有点慢的是,充斥媒体数年的库存危机、大规模关店等负面传言正在随风飘散,反而基本面有好转迹象。数据显示,经过调整后,一些本土体育品牌的表现正在超越过去。

但是本土品牌之前的命题并没有突破:如何让中国消费者认可自己的品牌价值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严重的是,本土体育品牌的市场份额面临被侵蚀的风险。一方面,一线国际巨头的渠道正在下沉;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体育品牌正在加速渗透到中国市场。

2012年本土运动品牌库存危机爆发前夕,行业还沉浸在高速增长中。危机爆发后,行业一夜之间进入寒冬。这场危机成为行业发展的转折点,是对原有粗糙商业模式的自我修正:行业在过去盲目扩张中陷入高度同质化竞争。这场危机也在迫使本土体育品牌转型升级。

时隔近五六年,本土体育品牌的转型升级仍在进行。

  标签化

当地体育品牌万万没想到的是,最近杭州一个年轻人相亲被拒的普遍事件以战争告终。

原因是萧山一个小伙子跟相亲的女生出去吃饭,晚上回家,女生微信拒绝了他,拒绝的原因是穿了一双特别的鞋子。这种可笑的拒绝理由,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之后,莫名其妙地流行起来,当地体育品牌特步(Xtep)被无辜地拍趴在地。事后特步国际(01368。香港,以下简称特步)在官方微博上以一个人物评论道:收入高,工作稳定,诚实,无暇出轨,我穿特步,你会拒绝我吗?如果是你!

随着舆论的渲染,这件小事被放大了,然后就上升到了本土体育品牌形象的争议。不久之后,李宁在纽约时装周上的表演也引起了轰动。在纽约时装周上,李宁的时装秀以启蒙为主题,将体育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展示了他对未来体育趋势的理解。这一次,舆论的评价发生了逆转,但正面评价中总有一些偏见。比如有网友评论说终于有国产运动服了。

早在几年前,无论是国内运动品牌如李宁(02331。HK)、匹克、特步、361度(01361.HK)和安踏体育(02020.HK)都是低端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这个讨论和上面相亲事件引发的本土体育品牌的讨论一模一样,说明对国产品牌的刻板印象并没有改变。中投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汪文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汪文华说,中国消费者普遍存在的观念是,本土运动品牌不如国际品牌时尚。虽然本土运动服装品牌的质量有所提高,但仍然受到单一运动场景的限制。虽然本土运动服装品牌往往以最佳性价比胜出,但从运动场景切换到社交场景时,国内运动品牌的定位略显尴尬,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如何打破这种对本土品牌的偏见,本土体育品牌迫切需要在穿着场景的准确定位、产品设计、与目标消费者的移情营销、品牌矩阵的构建等方面找到自己的新增长点。

  大众品牌转身难题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梁琪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与国际品牌相比,本土品牌积累品牌遗产的时间有限。国内体育品牌产业发展至今不到40年。要让品牌讲故事,还是需要过程的。毕竟品牌不局限于产品,它只是它的一面。

回顾本土体育品牌的发展,有一个流行品牌扭转乾坤的故事。

在本土运动品牌江湖中,有两个重要的流派,一个是以安踏、特步、361度为代表的锦江派,一个是李宁。

在福建省东南沿海的小渔村晋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就设立了家庭作坊,模仿制鞋、制衣。到了90年代,这个行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最壮观的一幕是晋江五边港周围数千家鞋厂。在这些鞋厂中,有大家熟悉的安踏、361度、特步的原型。当时这些密集的企业以代加工为生。在代工容易赚钱的时代,很少有企业会想到发展成品牌,或者品牌知名度还处于朦胧期。

相比晋江派,李宁率先树立了品牌意识。20世纪80年代末,体操王子的李宁在体育事业面临退休时转行,加入了当时正如火如荼的健力宝公司。在健力宝公司总经理李经纬的支持下,李宁参与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运动品牌李宁,从事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借助奥运营销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有人认为李宁的品牌认知度或多或少的启蒙了晋江同行,他们在90年代后期从鞋厂大规模转型为品牌商家。

跟着,跟着,这样的经营策略,在本土体育品牌的成长历史中,展现的淋漓尽致。90年代后期,安踏花钱在CCTV-5 (CCTV体育频道)上做广告,成了热门,模仿者成了家常便饭。据统计,2000年,16家晋江体育品牌企业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到2003年,这一数字翻了一番,达到44家。央视体育频道曾被嘲讽为晋江频道。

在本土体育品牌作为大众品牌崛起的过程中,主要市场一般稳定在二三线城市。这样的布局可以避免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对抗。当时国际巨头主要占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端体育用品市场。

当地的体育品牌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很大一部分销售和利润来自两个地方的分销

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各个分店;一线市场则缺乏战略布局。反过来看,这也后来限制了本土企业的品牌形象突破。

  调整进行时

  2012年在本土品牌库存危机爆发的前夜,整个行业还沉浸于太平盛世中。李宁公司正处在它的高光时刻,它的创始人李宁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火炬手,这种不费力的奥运营销让李宁品牌得到最大程度曝光,进而刺激到公司的销售额。2009年,李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越阿迪达斯,仅次于耐克,并在第二年又把公司的营业额做到了94.78亿元,抵达了它的巅峰期。

  依托体育产业已成为中国百强县的晋江,也在创造它的资本神话。2007年7月10日,安踏赴港上市。15天后,公司市值达到209.16亿元,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体育用品企业,这在晋江当地炸开了锅。在安踏的带动下,随后的两年里,包括361度、喜得龙等当地运动品牌企业蜂拥在境内境外挂牌上市。

  2012年本土品牌的库存危机集中爆发后,行业的甩货、关店如潮水般涌来。过去的荣耀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危机的导火线是,北京奥运会后,企业普遍高估了体育市场前景,盲目扩张。某种意义上,危机的出现,也是在修正原有粗犷的商业模式。

  在这场库存危机中,加上内部战略调整等,李宁业绩遭遇一落千丈。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深陷巨亏泥潭,累计亏损额逾30亿元。本已隐退的创始人李宁,2015年宣布复出,重新执掌公司。

  在行业的调整中,安踏反而晋升成为新一代的龙头大哥。安踏的突围之道是,采取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战略。公司2012年起开启的一波买买买,完成品牌批发型公司向品牌零售型公司转型,先是收购了意大利运动品牌FLA的中国业务,尔后又以合资方式引入DESCENTE品牌。安踏试图形成的品牌矩阵是,安踏,连同安踏儿童,分别专攻大众成人及大众儿童体育用品市场;FLA则对准高端时尚体育用品品牌;DESCENTE则专注滑雪、综训和跑步的高性能体育用品市场。

  这种外援的做法,成为了本土运动用品的新风尚,也拉开了行业的并购大幕。买买买,对自身品牌的供应链、设计、研发的提升起到助推作用。不过,如果一味沦为买买买,而没有呵护好自身品牌的话,就有些顾此失彼了。程伟雄认为。

  也有想朝着往专业品牌而努力的,特步就是其中的一家,公司正在转型成以跑步为主、时尚为辅的体育时尚品牌。

  面临再突围

  近五六年的调整,本土运动品牌的市场格局在加速分化。

  以本土的两老大为例,近年来,安踏整体公司业绩创出历史新高;李宁的业绩在复苏中。原本是旗鼓相当的两家公司,双方的差距在拉大。单看2017年上半年业绩,安踏的净利润可以达到14.51亿元,李宁只有1.89亿元。

  安踏的超越,外延式并购功不可没。安踏在相关业绩报表中未公布过旗下单个品牌的业绩占比情况,不过外界猜测,公司2009年从百丽国际手里收购的高端运动品牌FILA贡献业绩其实并不少。李宁方面,主要营业收入仍依赖于李宁品牌销售。

  受益于各种体育政策红利推动以及全民对健身的重视,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从2014年起,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规模每年都保持10%的增长速度,2017年已达到2121.48亿元,预计到2022年,有望达到3180.16亿元。

  面对潜力可观的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尤其是小众外资品牌,通过种种路径加速渗透进中国市场,而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反而有被蚕食风险。欧睿国际数据同时显示,2012年,安踏、李宁、361度、特步这四个品牌累计加起来的市场份额是26.7%;经过五年的市场激烈角逐后,到2017年时,这四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变为21.1%,缩水了5个多百分点。

  中国正迎来第三波外资品牌渗透潮,前两波是在90年代以及WTO后,都看到中国市场的消费魅力,以此抢占市场红利。如今的这一波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目前中国消费市场增长在放缓,它们也直面与大品牌竞争,要从虎口夺食。鞋服行业分析师马岗认为,本土品牌也面临广度与深度的竞争问题,从广度上讲,要争取覆盖更多消费者,这也是很多运动品牌选择拓展童装的原因;深度就是做有专业维度的产品,如果产品没有科技门槛,则很容易被替代。

  程伟雄也表示,体育市场回暖,意味着越多品牌在竞争,意味着市场可提供的细分选择越来越多。如果本土运动品牌转型不到位,就面临被淘汰出局的机会,同时,细分市场也提供了做大做强的机会,这也是本土运动品牌可以超车的机会。

版权所有:成都黄安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蜀ICP备2021014069号-1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