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一、与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与“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赵高(最主要人物)、秦二世。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二、与“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赵高 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
”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不能再坚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顺从赵高的说法。三、与“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谁?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四、指鹿为马有哪些有关的历史人物?
指鹿为马是赵高。 赵高是战国末年的赵国人,
1.指鹿为马是与秦二世和赵高有关的历史成语。
2.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3.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五、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赵高。
赵高是战国末年的赵国人,为人精通法律,诡计多端,被掳至秦国,任命中车府令。
公元前210年,秦王带儿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巡游,秦王突发重病,急命赵高给长子扶苏发诏书。诏书未发,秦王在归京途中病死。
赵高恐正直的扶苏,登基后对自己不利,便协同胡亥、李斯修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赵高的扶持深得胡亥信任,任命中书令。为了消除异己,怂恿胡亥杀害皇室兄弟,并设计李斯,夺取了丞相之位,但仍不满足,进而还想篡取皇位。
可不知朝堂上有哪些人支持,赵高命人在朝堂上牵来一只鹿,跟秦二世胡亥说进献的是一匹好马。胡亥疑惑不解,但赵高坚持说是马。秦二世将信将疑反问,马为什么有角?
赵高便提议让众多大臣来评论,胆小人低头不语,怕赵高日后算计;正直拥护朝廷的人,一致坦言是鹿;而奸臣小人向秦王直言,这就是马。事后,赵高将不顺意自己的人全都出除掉。
扩展资料
赵高相关经历: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他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秦朝官府专门设立的收容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隐官,赵高兄弟皆出生于此。
秦始皇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由于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
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要按律处他死刑,赵高巧言令色,最终使秦始皇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
六、与柚子有关的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沙田柚就是他赐的名字。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男,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七、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词语?
凿壁偷光
乐不思蜀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以人为镜
破釜沉舟
泰山北斗
屈指可数
八、与公园有关的历史人物?
山东青州城西有一座公园,自北宋就开始建园了,为了纪念北宋时期青州的一位知州,这个人就是范仲淹,而这座公园就命名为范公亭公园。
范公亭公园内古迹众多,最精华的部分在三贤祠,单独围起来重点保护,古树参天。
这座公园因一座亭子命名,这就是三贤祠内的范公亭。三贤祠内纪念三位北宋时期在青州为官的知州,范仲淹,欧阳修和富弼。
九、与敦煌有关的历史人物?
提起敦煌学,就不得不提到两位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王道士与斯坦因。一位是因战乱动荡远游到敦煌的道士,却因对石窟的保护囿于此地一生;另外一位是西方名声鹊起的学者冒险家,因为对石窟艺术的向往,多次深入欧亚腹地,发掘了被历史埋藏的宝藏。
关于王道士,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王圆箓(1849-1931) 湖北麻城人。本名王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家贫,为衣食计,逃生四方。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约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敦煌莫高窟,登三危山,发现莫高圣境,感慨万千,急呼“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于是一夜之间,这个本应信奉道教的太上老君弟子,开始了为释迦牟尼效犬马之劳的一生。
十、与艺术有关的历史人物?
缂丝,明朝缂丝艺术风格深受江南文人绘画的影响,多摹缂当时名家的画稿如缂丝艺人吴圻、朱良栋、王统等缂织沈周、唐寅、文征明等人的画稿即名噪一时。
明朝,朝廷力倡节俭,规定缂丝只许用作敕制和诰命,故缂丝产量甚少。明宫廷“御用监”下设“缂丝作”,以管理缂丝的生产。但宣德朝后,随着国力的富强,禁令渐弛,织造日多,并重新摹缂名人书画,“南匠北来效技呈能,制作之精不亚宣和”。至明成化年,缂丝生产已再趋繁盛,作品主要产于苏州、南京和北京等地。缂丝艺术风格深受江南文人绘画的影响,多摹缂当时名家的画稿如缂丝艺人吴圻、朱良栋、王统等缂织沈周、唐寅、文征明等人的画稿即名噪一时,其中缂丝《瑶池献寿图》、缂丝《沈周蟠桃仙图》等佳作终为宫廷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