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明朝历史人物,你最敬佩的是哪位?

时间:2024-06-19 来源:otovc.com

我最喜欢的明代历史人物,当然是——于谦(第二是袁崇焕,袁的被冤杀有部分算是咎由自取,比如擅杀毛文龙,所以区居第二)。

遗憾的是,目前的百度百科搜索于谦这个伟大的名字,前面的好多页,出来的都是那个因技艺精湛、处事圆融而被很多人喜爱的相声演员(我也很喜欢于老师)。没办法,人家流量大。

喜欢大明重臣于谦,由来已久。其为人行事亮点太多,悟空问答的篇幅不足以罗列他的丰功伟绩,只好择其精,删其繁,挑主要的答之。

1、胸怀天下,高风亮节,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于谦是文臣,23岁高中进士,却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北京保卫战(大明朝的皇帝们奇葩的居多,喜欢文人带兵就是皇帝们的奇葩举止之一。袁崇焕也是文人带兵)。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被俘的明英宗挥师北京城下,满朝文武人心惶惶,主战派和主逃派各有立场,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于谦为主的主战派占了上风,决定誓守京师“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拥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这样即使也先的阴谋不能得逞”。

于谦临危受命,担当兵部尚书的要职,以"提督各营军马"的帝命,运筹帷幄,决胜城头,举荐良才,调动百姓,又及时改革军制,严阵以待。亲率北京城的军士臣民,一次次打退猖狂的瓦剌军队的进攻,保住了北京城,史称北京保卫战,于谦实在是首功一件。也先败退后,只好于1450年八月无条件地释放了明英宗,恢复与明朝的臣属关系

可惜,这个光耀大明史册的功绩,使他走上了断头台。英宗复辟后,听信奸佞之言,把于谦等栋梁之臣逮捕下狱杀害。当时,不仅"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皇太后闻讯,也"嗟悼数日","英宗亦悔之"。大明文官有气节的居多,“文死谏武死战”的忠实信徒居多,有些人甚至为了保全气节而宁愿一死,上演了一出出硬汉的闹剧,也导致了万历为了和大臣怄气、二十年不上朝的奇葩后果。但是只因有于谦一人,使得大明那些死于“文死谏”的士子们,留下了光辉的整体形象,为后世敬仰。

清廉刚正

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是于谦写的一首诗《入京》。

明代宦官专权天下尽知,明英宗生生毁在大太监王振手里,仗着皇帝的宠爱,这个大太监可谓权倾朝野,煊赫一时,可于谦就敢不买他的帐。地方官员们进京朝觐或京官出京后还朝,都要给王振送上重礼,最不济的也要带些土特产供奉,礼物达千两纹银的,就等得到王振招待一餐酒食,官员们往往醉饱后醺醺而归,并以此自喜。而于谦进京奏事,从来不买王振的帐,有官员私下劝于谦也学着会来点事儿,情商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嘛,最不济,送点蘑菇、线香之类的,瓜子不饱是人心吗。可于谦甩了甩袖子,吟出一首《入京》诗,从此,于谦“两袖清风”的典故被天下人知闻。

于谦死后被抄家,这位权利已达人臣巅峰的大臣,财务现状甚至都不如一个普通的中等人家,奉命查抄的锦衣卫中,甚至有人为此哭泣。那些想以贪腐来诟病对手的对立面们,也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于家唯一值钱的便是一件蟒袍,一把剑了,这是当初守卫北京有功而被代宗赏赐的。

3、才华横溢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在这首托物言志诗里,于谦自喻为石灰这种“贱物”,表达的是自己为国尽忠、不顾个人得失、坚守情怀节操的初心。自问世以来,就被亿万国人吟诵、赏鉴,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吟诵着这首诗歌和前贤对话的仁人志士又岂止一人?

按说明英宗虽不是个好皇帝,可毕竟具备一种连敌人也不得不敬服的人格魅力,应该能够理解于谦的情操,可惜还是难免狭隘,惑于奸佞谗言,终于对这个大明股肱之臣下了毒手,让多少后世人感叹、伤怀!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