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近代哲学家有哪些?

时间:2024-03-23 来源:otovc.com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後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着名学者。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师从约翰·杜威。这令胡适的思想偏向实用主义。

在新文化运动方面,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引起很大反响;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论文;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

哲学研究方面,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他以读大学时的论文为基础,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仅写到先秦,但一生也没有写下卷。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我的本家) 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8~1952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29~1952年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30~1946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冯友兰除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外 ,还撰写了大量哲学与哲学史著作。1926年出版《人生哲学》,融会中国传统哲学与实用主义、新实在论之见解,提出“中道”的人生观。1930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上册,1934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下册,有英文、日文译本,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 ,先后写成 《 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6本著作,合称《贞元之际所著书》,把程朱理学与西方新实在论相结合,构成富于思辨性的哲学体系。1946~1947年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时,用英文写成《中国哲学小史》,1948年在纽约出版,有意大利文与法文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