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九龄救主讲的什么?

时间:2024-01-30 来源:otovc.com

一、九龄救主讲的什么?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在皇宫内围绕太子之位进行的权位之争的故事。

唐玄宗沉迷后宫,忠奸不辨,武惠妃与左丞相李林甫、驸马杨辉相互勾结,趁玄宗患病时药中下毒嫁祸于太子李瑛,玄宗不辨黑白要严惩太子,交监察御史周子亮审问后即要问斩。周子亮深知太子熟读孔孟之书,决不会刺王杀驾,预谋篡权。于是,他一边放走太子李瑛,一边冒死进谏,直至碰死在龙庭之上。左丞相李林甫、驸马杨辉派校尉追杀太子李瑛。得知太子逃进右丞相张九龄府内,派重兵将张府团团围住。张九龄从容应对,并设偷梁换柱之计让夫人代替太子坐进轿中被李、杨部下抬上金殿,张丞相巧设计谋,将太子男扮女装,藏在夫人轿中逃走。周子亮内弟、李林甫之手下吴法假借姐丈舍身就义之壮举,亲眼见太子藏在小轿内,随去告密。之后,张九龄和左丞相李林甫、驸马杨辉之间展开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周旋,最终将太子安全送走出城。

二、唐代第一部医药书?

《千金方》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千金方》,30卷。宋仁宗命高保衡、林亿校正,后列《禁经》二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相同。唐代孙思邈撰于永徽三年(652年)。

三、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有哪些?

1、《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相传为黄帝所作。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有关天文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2、《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3、《神农本草经》 (相传为神农氏所作)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5、《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百度百科-神农本草经

百度百科-本草纲目

百度百科-千金方

四、军情有疾不能疗之者出自?

“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句话来自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君上或者亲人生病的时候,不能为他们治疗的不是忠孝的人。这句话旨在要重视忠孝之道,这也是儒家所推崇的。这句话是在告诫人们要重视忠孝之道。

孙思邈很重视在民间治疗的经验,四处走访,而记录成书《备急千金要方》,这本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书中孙思邈就写到了这句“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儒者提倡要尽孝,道德,而这句话正是在告诉医者,也要把尽孝道德铭记于心。

五、唐朝的药圣孙思邈本职工作是什么?

本职工作是医生!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 [1-2] 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3-10]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11]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