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赵忠尧的学生都有谁,如何评价赵忠尧?

时间:2023-11-13 来源:otovc.com

一、赵忠尧的学生都有谁,如何评价赵忠尧?

赵忠尧 (1902-06-27,浙江诸暨~1998-05-28)

  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5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化学系,并入清华大学任教。1927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留学,193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赴德国哈罗大学进行科学研究。

1931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云南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及物理系主任。1946年赴美国进行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研究。1950年回国,带回当时国内尚无条件制备的器材和设备。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近代物理系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

曾任三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主要从事核物理特别是硬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他的研究工作是正负电子对产生和湮灭过程的最早的实验证据,是正电子发现的前奏。40年代曾用云室研究宇宙线。50~60年代,主持建成中国最早的加速器(70万电子伏和250万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主持建立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主持建立核物理实验室并开展原子核反应的研究,为开创中国原子核科学事业和培养核物理研究人才做出贡献。

1972年参与筹建高能物理研究所,并于1973~1984年任副所长。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并主编有《原子能的原理和应用》等书。

赵忠尧

二、赵忠尧的故事启示?

在中国物理学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他也是一颗明星!

他就是赵忠尧,他是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是中国原子能之父、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因为诺奖评委会的失误,他曾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也许有细心的人会发现,赵忠尧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两弹一星”的功勋名单当中。

按理说他的成就,已足以进入这份功勋名单。既然如此,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非要找原因,那也只能说这是时代的原因。尽管没有这些名誉,没有这些头衔,但是赵忠尧却在很多科学家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虽然两弹一星上没有他的名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有一半的技术力量来自赵忠尧和他的学生们!

三、赵忠尧扮乞丐的电影?

出自纪录片《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赵忠尧,为了把50毫克镭带到昆明,伪装成难民乞丐,把这个比他命还重要的宝贝混入咸菜坛中,一路紧紧抱在怀里,连觉也不敢睡。

《西南联大》是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徐蓓任总导演的历史纪录片。

该片为纪念西南联大在滇建校80周年而作,共5集,分别为《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以日记、文章、口述片段和人物访谈为载体,再现了西南联大从学校筹建、搬迁、选择校舍、正式建成,到师生日常教学、生活、研究的一系列历程。

四、赵忠尧是怎样死的?

1998年5月28日,被美国拘留不让回国的中国原子能之父赵忠尧因病逝世。

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浙江绍兴诸暨人,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先驱和启蒙者。

他在1930年成为历史上首名捕捉正电子的人,却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3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安德森,承认他的研究是建基在赵忠尧基础之上。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曾经评论:“要不是赵教授在30年代对正负电子湮没的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就不可能有正负电子对撞机,也就没有今天的物理研究。”

赵忠尧被誉为“中国原子能之父”。1950年回国时,曾遭到美国政府百般阻扰,拘留了数月,之后克服重重困难,取道香港才返回中国。

回国后,他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建设了中国最早的核物理实验室,开建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加速器、质谱仪和同步辐射应用设施等等。

赵忠尧是中国核物理科学的启蒙者,他首次在中国开设核物理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

学生包括:王淦昌、钱三强、钱伟长、王大珩、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赵仁恺、冯端、朱清时等人。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诞生,第一枚氢弹爆炸,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个高能量正负电子对撞机问世,第一个核电站动土兴建……这些原子能开发领域的成果,有将近一半的技术力量来自赵忠尧和他的学生们。

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

1920年(18岁),浙江诸暨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数理化部。

1924年春(22岁),因父亲去世,家境困难,留校在物理系担任助教,一面教书,一面听课考试,补足学分。

1925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

1925年夏,转往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清华大学)任教。

1927年夏(25岁),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师从密立根(192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1930年(28岁),他在实验中,成为历史上首名捕捉正电子的人。

1931年,获博士学位后,赴德国在哈勒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正电子,实验发现反物质的人。

1930年,赵忠尧发表《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和《硬γ射线的散射》等论文,发现了γ射线通过量子物质时的“反常吸收”,即正负电子对湮灭现象,实验观测到正电子。

该发现是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发展的里程碑。

两年后,他的同学安德逊(C. D. Anderson)在威尔逊云雾室中观测到宇宙线的反物质——正电子的径迹,获诺贝尔物理奖。

安德森注意到有一个粒子,它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与电子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相反。

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粒子的质量介于电子质量和质子质量之间。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反物质。

他在回忆中提及:“我依稀记得,当时有一个研究生。我猜他跟其他研究生一样,没有读过所有的理论。

因此他(看到实验结果后)没有立即认识到那就是反物质;而反物质此前就已经被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预言出来了。”安德森提及的这件事是指赵忠尧曾经也发现过相关的实验现象。

但赵忠尧的论文重点放在了硬伽马射线的散射上,而不是正反物质的湮没现象,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华人科学家擦肩而过。

有关正电子的发现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曾经评论:“要不是赵教授在30年代对正负电子湮没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就不可能有正负电子对撞机,也就没有今天的物理研究。”

(反物质)

被美国拘留的院士

1932年返国(30岁),回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

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核物理教学实验室,从事γ射线、人工放射性和中子物理的研究工作。

期间发表了《硬γ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等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论文。

1937年,抗战爆发,全家辗转南下到昆明,利用休假在云南大学任教。

1938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西南联合大学,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5年,应吴有训校长邀请回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并担任物理系主任。

1946年(44岁),赴美国参观美国在太平洋中的原子弹实验,并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卡内基地磁研究所、加州理工学院核反应实验室工作。

1948年,获选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1届(数理科学组)院士。

1950年(48岁),返国途中被美国政府拘留达数月之久。之后克服重重困难,取道香港返回中国大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兼任系主任。

(大型强子对撞机)

中国原子能之父

1950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持核物理方面的工作,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使中国加速器技术迈出了第一步,还发展了真空技术、高电压技术、离子源技术,对中国高技术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在他主持下,以静电加速器为基础又建设了中国最早的核物理实验室。

并且主持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起一个专业实验室,开设了β谱仪、气泡室、γ共振散射、穆斯堡尔效应、核反应等较先进的实验。

此后在北京开建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加速器、质谱仪和同步辐射应用设施等等并投入运行。

他首次在中国开设核物理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被称为“中国原子能之父”。

他桃李满天下,学生包括:王淦昌、钱三强、钱伟长、王大珩、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赵仁恺、冯端、朱清时等人。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诞生,第一枚氢弹爆炸,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个高能量正负电子对撞机问世,第一个核电站动土兴建……这些原子能开发领域的成果,有将近一半的技术力量来自赵忠尧和他的学生们。奠定了中国原子核能事业的基础。

1998年5月28日(96岁),在北京逝世。

五、赵忠尧带回来的镭用来干嘛了?

赵忠尧带回来的镭用于中国核事业。

六、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 , )A.袁隆平B.邓稼先C.钱学森D.赵忠尧?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种稻发表者是袁隆平。

七、“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这是哪位科学家的名言A. 钱学森B. 赵忠尧C. 华罗庚D. 邓稼先?

已经看到问题:

答案就是A钱学森。

还记得那些话: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最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辟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吗?

所以这是他的名言。

八、从"历尽千难万险将50毫克镭带回中国"这件事你感受到了赵忠尧教授怎样的精神?

答:为祖国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都是值得尊敬的!

赵忠尧教授做到了不怕牺牲、不怕困苦的精神,用生命来奉献祖国!值得学习!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