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穿青人被认定为汉族,为何却在身份证上写着“穿青人”呢?
对于穿青人的民族身份,我们今天主要遵循的是费孝通先生的观点。
费老在1978年的全国政协民族组会议上,做过《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的报告,否认了穿青人为少数民族的主张。
穿青人主要生活在贵州地区,特别是西北部。20世纪50年代,中央在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前,曾派调查组到地方探访。穿青人由此提出申报,他们的理由是:
(1)穿青人都说“老辈子话”,这是与汉语不同的语言;
(2)穿青人有自己的聚居地;
(3)穿青人的信仰、风俗与汉人不同;
(4)汉人管他们叫“穿青人”,他们称汉人是“穿蓝人”。
基于上述不同,再加上解放前夕青、蓝对立,穿青人受到穿蓝人的歧视,故而穿青人不愿在解放后被登记为汉族,唯恐这么做会吃亏。
费孝通先生却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部分,穿青人提出的理由都不能成立:
(1)“老辈子话”是汉语;
(2)在历史上,穿青、穿蓝人都是明朝以来迁入贵州的汉民,早期的移民集团演变为穿青人,后来的汉民成为穿蓝人;
(3)青、蓝对立是汉族内部的矛盾,并不是民族之间的矛盾。
费孝通先生据此认定穿青人就是汉族的一份子,并非是单一的民族。
然而,由于穿青人数量庞大,并且始终认定自己是少数民族。因此,政府在办理身份登记时,对穿青人给予了一定优待。
2003年,公安部文件《关于对贵州省亻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内容填写问题的批复》(2003年8月28日公治〔2003〕118号) 规定:
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在办理居民身份证时,采取一种过渡办法,可填写为“穿青人”。穿青人由此获得了在身份证登记时填写为穿青人的待遇,即便他们并未认定为是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