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与观察是? 儿童行为观察评定法的观察要点?
一、儿童行为与观察是?
观察是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包含积极的思维活动,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定义
狭义的学前儿童行为是指幼儿个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可以被直接观察、记录、描述与分析的。
广义的学前儿童行为则是指除了直接感知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表现为线索,分析论述被观察对象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1.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观察
•2.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研究
•3.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借助一定方法和手段的教育研究
4.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收集、分析和解读客观信息的教育研究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一般原则
•1、自然性:在自然观察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引起幼儿的注意 。
•2、客观性:对每个幼儿进行非判断性的观察,即对其行为进行描述。
•3、计划性:制订详细周密的计划,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4、隐私性:需要严格遵守观察中的伦理道德,尊重幼儿的隐私权。
二、儿童行为观察评定法的观察要点?
一、看:
1.是否愿意看书,对图书有兴趣:从看的时闫、次数,率来体现。
2.看的方法:逐页看、随意翻看、还是倒着看。
3.专注力。
4.阅读中的社会行为表现:独自阅读、平行阅读还是合作阅读。
5.对文字符号的兴与理解。
6.看书时伴随的行为。如:边看边讲、边看边笑。
二、讲:
1.讲的态度:是否愿意讲、是否主动讲、能否大胆讲
2.表述能力:从是否清断、连贯、完整、生动;是否使用特别句式等。
3.理解情况:能否理解读本的内容,大致说出故事情节或作品的主要内容。
三、编:
1.仿编。2.续编。3.改编。4.创编。
四、写画:
1.写画的态度:是否愿意(喜欢将编的内容面下来。
2.写画的方式:绘画工具、绘画材料以及绘圃形式的选择。
五、自制图书:
1.掌握书的结构:书名的确定、封面和封底的制作、页码的标注况。
2.制作能力: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形式自制图书。
六、阅读区规则:
1.姿势:阅读的姿势、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否正确。
2.规则意识与规则遵守:如不乱撕书、扔书、看完书能归位等。
3.爱护图书:得格补图书(如:小进知道请老师帮助修补图书、中班尝试修补图书、大班能独立修补图书)。
三、儿童行为观察记录表类型?
一般而言,行为观察所要搜集的数据主要包括:环境数据记录(如时间、地点、观察场所、 记录方法等);行为发生的次数记录;行为发生的持续时间、反应时间或间隔时间记录;行为发生的 强度记录;行为发生的情境记录;以及其他额外发生的行为等。行为观察不仅仅是对儿童的问题行为 进行观察,当行为分析人员第一次与儿童及其家长或教师接触时,行为的观察就已经开始。
四、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话术?
当进行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话术和指导:
1. 观察描述:描述儿童的行为和情境时要尽量客观、详细,避免使用主观的评价。例如:儿童在午餐时间拒绝吃饭,坐在餐桌前哭闹,并用手推开食物。
2. 行为记录:记录儿童的行为,包括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等。例如:儿童在过去30分钟内连续哭闹了5次,每次哭闹持续时间约为2分钟,哭声较大。
3. 简洁明了:使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儿童行为,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使得其他人容易理解和分析。例如:儿童在户外玩耍时频繁推搡其他孩子,引发冲突。
4. 观察环境:描述儿童行为发生的环境情况,包括人数、噪音、活动等因素。例如:儿童在人多且嘈杂的游乐场上表现出明显的好斗行为。
5. 情感状态:观察并描述儿童的情感状态、反应和表情。例如:儿童在老师离开后眉头紧锁,带有焦虑的表情。
6. 时序关系:确定行为之间的时序关系,特别是可能的前因后果关系。例如:儿童在玩具被其他孩子抢走后开始哭闹。
7. 多角度观察:尽可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儿童的行为,包括身体动作、语言表达、面部表情等。例如:儿童在与其他孩子沟通时频繁眨眼,嘴角微微上扬。
8. 合作和参与:若儿童年龄适宜,与他们进行合作和参与观察,可以询问他们的感受或直接观察他们的行为。例如:你为什么觉得生气?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吗?
总之,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应该基于客观、详细的描述,并结合环境和情感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尊重儿童的参与和感受,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帮助他们。
五、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的方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描述的方法:实况详录法、日记式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样本描述法 1、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2、日记式记录法:对学前儿童做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中某特定范围的情形。 3、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4、样本描述法: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描述及当时情境的描述。 描述的方法 描述的方法是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六、儿童行为观察哪六点?
一、看:
1.是否愿意看书,对图书有兴趣:从看的时闫、次数,率来体现。
2.看的方法:逐页看、随意翻看、还是倒着看。
3.专注力。
4.阅读中的社会行为表现:独自阅读、平行阅读还是合作阅读。
5.对文字符号的兴与理解。
6.看书时伴随的行为。如:边看边讲、边看边笑。
二、讲:
1.讲的态度:是否愿意讲、是否主动讲、能否大胆讲
2.表述能力:从是否清断、连贯、完整、生动;是否使用特别句式等。
3.理解情况:能否理解读本的内容,大致说出故事情节或作品的主要内容。
三、编:
1.仿编。2.续编。3.改编。4.创编。
四、写画:
1.写画的态度:是否愿意(喜欢将编的内容面下来。
2.写画的方式:绘画工具、绘画材料以及绘圃形式的选择。
五、自制图书:
1.掌握书的结构:书名的确定、封面和封底的制作、页码的标注况。
2.制作能力: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形式自制图书。
六、阅读区规则:
1.姿势:阅读的姿势、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否正确。
2.规则意识与规则遵守:如不乱撕书、扔书、看完书能归位等。
3.爱护图书:得格补图书(如:小进知道请老师帮助修补图书、中班尝试修补图书、大班能独立修补图书)。
七、什么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目标?
通过观察而非仅凭语言来了解儿童 (1)儿童的话语并不是成熟的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2)儿童的身体功能与情感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儿童通过他们的眼神、声音、身体姿势、手势、言谈举止、面部表情、跳上跳下等与我们交流。 用行为观察,可以弥补学前儿童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等的局限,能观测到许多用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行为。
八、儿童行为观察三步法?
1.确定观察目的:要弄清想要观察的是什么?想要了解儿童的哪一些行为现象?通过这样的观察达到什么 样的目的?宏观层面了解学前儿童的行为意义;功能微观层面具 体要了解儿童的哪一些行为现象,将观察的目的转化成为具体可 操作的。
2.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要考虑的要素:观察的对象、 观察的主题、观察的背景、观察取样、观察的方法和手段、观察 的分析与评估观察对象根据观察目的来决定观察的对象是团体还 是。观察主题是观察想要探究的事情、寻找的,也就是观察的方 向和范围。观察的主题与观察者的目的有关。观察的主题要由观 察者自己界定。
3.确定观察背景观察的背景哪里?场所与情境的关系:场 所与情境的关系是固定的。
九、儿童行为观察的特点是什么?
儿童行为观察的特点有以下几种:
1.缺乏稳定性: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容易受到身边事物的突出外部特征及当时的个性情绪、兴趣所支配,并且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下去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
2持续时间短: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会有所延长,6岁时大约能达到12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时不到一两分钟。
3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3岁幼儿在观察图形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岁幼儿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图形的轮廓,也就是说,幼儿在观察物体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
十、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描述的方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1. 记录法:观察者观察并记录儿童的行为,还可以使用录音、录像等工具记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记录儿童的行为模式、表现形式和变化情况。
2. 交互互动法:观察者与儿童互动,观察儿童与他人和环境的交互过程,也可以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变化情况。
3. 环境法:观察者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例如,观察儿童在游戏室、卧室、教室等地方的行为表现。
4. 随机时间抽样法:观察者以固定时间间隔随机选取观察对象进行行为观察,这种方法可以消除观察不准确或关注特定事件的偏差,获得客观的行为数据。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观察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观察技能,可以针对儿童行为的方面进行观察,如情绪、社交、认知等。同时,有效的行为观察还需要确定目标行为、依据标准评估行为和解释观察结果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