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洞察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时间:2024-02-08 来源:otovc.com

2岁以后儿童的想象迅速发展,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二、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逻辑性

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在教育中发展为有意想象,幼儿的无意想象表现出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自己的预定目的。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如在同一桌子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非常雷同。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初期的孩子,想象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换到另一个主题。这主要是由幼儿初期孩子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决定的。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幼儿想象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如幼儿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又画了一把“牙刷”,这是一连串无系统的自由联想。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幼儿的想象往往不追求一定的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如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一样的东西,直到把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有的东西涂上黑色。

5.想象过程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在想象过程中常表现出很强的兴趣性和情绪性。情绪高涨时,想象就活跃,不断出现新的想象结果。此外,幼儿对感兴趣的想象主题会多次重复。

二、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它要求的独立性和创性较少。

幼儿的再造想象从内容上分为以下四类:

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开展想象活动。

情境性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画面的整个情境引起的。

愿望性想象:在想象活动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

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1、幼儿想象夸张的表现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幼儿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比如,一个幼儿画小孩放风筝,把小孩的手画得很长,比身体几乎长了3倍。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比如说:“我家的花开得可大了!”等等。

(2)混淆假象与真实

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幼儿混淆想象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在说谎。如幼儿常常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己经得到的,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

2.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点,而且往往是非本质特点。对于事物的其他特点,幼儿常常没有意识到。在想象的过程中,反映的是一些突出的、非本质特征,如人头——只是两只大眼睛,身体——只是两个大纽扣。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大量事实说明,幼儿的想象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想象总是通过一定手段来表现,幼儿想象的夸张与事实不符,往往受表现能力的限制。这一点在各种造型活动中尤为突出。

版权所有 ©2021 服装贸易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523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